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中消协对目前多发的六类校外培训乱象进行公示 广大学生及家长请注意

教育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7-08 14:02:35

暑期到来,有些家长已经或者正在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及不菲的培训费,7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广大学生及家长发布了教育类消费提示,并对目前多发的六类校外培训乱象进行了公示。中消协提示,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等方面,广大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慎重选择。同时还特别提醒,校外培训并非必选项,要对孩子的暑假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六类校外培训乱象

据《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其中包含合同纠纷24153件、售后服务纠纷18048件、虚假宣传纠纷3553件、服务质量纠纷3200件、价格纠纷2961件。而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六个方面。

具体来看,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作为预付费行业,校外培训机构往往是先收取费用再上课,一旦出现变故无法实现完课,退费就成了难题。依据中消协提供的案例经验,遇到退费问题时,消费者可先与机构进行协商,及时求助当地消费者协会。此外,在报名课程时,家长还需注意财产安全,警惕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的付费方式,避免掉入“套路贷”陷阱。

2021年,市场监管及教育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行业违规现象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对此,中消协也再次对涉及价格欺诈、虚假宣传、教师缺乏资质、机构焦虑营销的机构进行了公示,以此来提醒消费者注意。

价格欺诈问题突出

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扣。机构的套路中,一般会标出与实际售价出入较大的虚高划线价,或者用虚假的优惠折扣来吸引用户报名。据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的案例显示,邦德教育、卓越教育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中消协表示,校外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虽然教育部门规定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对贷款利率、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此外,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面临既上不了课又拿不回钱的困境。

在教师资质方面,部分机构存在向学员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夸大宣传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并编造虚假用户好评的现象。据悉,市场监管部门曾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中发现,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毕业于985或者211大学的老师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此外,证照不齐、贩卖焦虑的现状都是目前校外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等4部门2018年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有关通报显示,截至5月,在摸排到的近13万所校外培训机构中,证照不齐的占到六成以上。而缺乏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会出现师资队伍不稳、教学水平较差等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校外培训非必选项

在中消协看来,校外培训服务虽为商业行为,但不能背离教学育人的初衷,更不能沦为黑心商家借机敛财的工具。同时,中消协提醒广大家长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孩子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再做打算。

中消协特别强调,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也要回归理性,要理性客观看待“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不轻信、不盲从。确需为孩子报班的,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相关资质信息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同时,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教师、费用以及退费程序等内容,并检查是否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等,避免入“坑”。

在暑假期间,对孩子在学习、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分配,家长要做到合理安排。尤其要关注孩子用眼健康,教导孩子做到劳逸结合、适度用眼。如要求孩子学习姿势要端正、提醒孩子在每学习30-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等。

实际上,家长对校外培训的追捧,不少是出于“抢跑”心态和与同龄人比较之下的焦虑心理。在众多教育学者看来,现有的校内教育是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课程知识需求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让超前学习降温,需要改善我们现有的教育评价情况,不再用单一分数标准来判定学生,同时建立起多元的评价体系。家长们也要回归理性,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避免用短期的功利心态绑架孩子长期的发展。社会舆论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挤走焦虑的‘泡沫’”。

(作者:程铭劼 赵博宇)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