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不为名更不为利 只是为了“自己心里舒服”

要闻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时间:2022-05-12 16:58:46

北京街头的一些公交站台,日前张贴巨幅公益广告,画面中,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笑盈盈地贴近老人的耳朵在说话。据报道,这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联合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中国红十字总会发起的系列宣传活动。公益广告中的志愿者,是张菊。

张菊是谁?

张菊是河南周口太康人,我国首部关注志愿者题材的电影《为了谁》的原型。现在,她是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孝慈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倾心公益26年。这么多年来,张菊一直走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寻亲、助学、赈灾的公益之路上,获得不少荣誉,可她认为自己才是“受益人”。她说自己有“三多”——“爹多妈多儿女多”“到哪儿都有家”。

付出了,还说自己是“受益人”,真的如此?

真的。这个,我信。

我的朋友之中,也有一些爱心人士。组织为山区的孩子送衣服、捐助相对贫困孩子的学业、不定期去养老机构做志愿者……都是他们常做的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为名,更不为利,只是为了“自己心里舒服”。

“自己心里舒服”,本该是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可经历不同、际遇不同、认识不同,“自己心里舒服”,成了一些人的“奢侈品”。收入不理想,愁;单位环境不好,恨;子女教育操心,烦;张三李四不顺眼,无奈……反正,怎么都是“心里不舒服”。

那些总是乐呵呵的爱心人士,就事事如意吗?并非如此。老人的事、孩子的事、家庭的事,他们一点儿不比别人少。只是,他们懂接受,知进退,晓情理,边顺应,边应对,边改变。

顺应,不是“躺平”,而是顺势、适应之后凭一己之力影响、改变世界的努力。毕竟,力量再小,也是推动;火苗再小,也是光明。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地做好事。“求回报”“有所图”的“好事”,不健康,也不会长久。不少人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如果对方没说“谢谢”,便耿耿于怀,心生不快,不是“求回报”“有所图”,又是什么?这做起来不快乐的“好事”,又“好”在哪里呢?

“张三多”好事做了26年,我相信她的“受益人”之说是真诚的。因为她收获了快乐——无边的快乐。那快乐,无关物质与荣誉,只关乎内心。

标签: 中国红十字总会 宣传活动 公益广告 河南周口太康人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