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3-07-06 07:00:06
“南海Ⅰ号”仿制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墨书“郑尽金记直癸卯岁次”青白釉印花双系罐。IC供图
青釉菊瓣纹盘。
宋海螺雕杯。
宋金虬龙纹环。
南海窑“徐赀立”印文酱釉四耳罐。IC供图
菊瓣纹瓦当。 IC供图
文物档案
名称:宋代“南海Ⅰ号”沉船
尺寸:船体残长约21.9米,宽约9.35米
收藏单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它来自深海,沉睡800年,一出水便轰动世界。它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也是中国水下考古的见证者,它就是“南海Ⅰ号”。
7月3日,“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正式开幕。该展揭秘了“南海I号”曾经到过广州并最终从广州港离岸的考古研究过程。本次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展览涵盖了国内12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套)文物,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发现
证实“南海I号”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部分酱釉罐产自南海诸窑
“南海I号”沉船是迄今中国水下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其沉没地处在广东通往南海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自发现至今三十余年,“南海I号”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有许多谜题尚待解开。
此前,“南海I号”沉船出水酱釉罐多被认作是福建泉州磁灶窑产品,也缺乏证据表明这艘船与广州的关联。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的酱釉罐,成为了改写这一结论的关键性发现。
“近年,我们院在整理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建筑基址资料时,确认宋代广州公使酒库的位置,其出土了大量戳有‘酒墱’‘醇酎’‘清香’等与酒有关的印文、印花酱釉罐,其器型、釉质釉色、胎质胎色、印文印花与‘南海I号’出水部分酱釉罐高度相似。”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介绍,2021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进行考古调查与抢救性发掘,同样采集和清理出与“南海I号”高度一致的印文、印花酱釉罐标本,使研究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有了标本材料,我们还要通过科学手段进一步去佐证。我们把采集到的有非常明确产地的酱釉罐材料、南越国宫署遗址的酱釉罐材料,以及从‘南海I号’挑选一些明确的酱釉罐标本材料,一起送到北京大学做科技检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介绍,检测结果表明,三者的材料成分非常相似。
研究团队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证实了“南海I号”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部分酱釉罐产自南海诸窑,这在“南海I号”的货物构成和贸易航线研究中是一个重大发现,明确了“南海I号”来过广州,并且最后从广州离岸。
本次展览依托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向观众构建了“南海I号”沉船上南海诸窑生产的“广东罐”,从定制生产到消费使用,再到通过海洋贸易上船出洋,最后走向世界各地终端市场这一海上陶瓷之路的贸易历史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南海I号”出土“淳熙十年”印文酱釉罐以及墨书“郑尽金记直癸卯岁次”青白釉印花双系罐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它们的发现,对推测“南海I号”的年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轨迹
重构“南海I号”航行路径: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
本次展览分为“南海I号”的困惑、“南海I号”的旅程、广州出发的密码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I号”的航行轨迹,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南海I号”上装满了金银铜货币、黄金奢侈品、瓷器、铁器、铜器、漆器等。本次展览通过船上出土文物中蕴藏的丰富信息,重构“南海I号”的航行路径: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
其中,“扬帆广州”部分集中展示了一批遗址出土的宋代器物,通过关联文物凸显广东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揭示广州海贸长盛不衰的密码。
此外,本次展览还加入了“纲首日记”(根据文献虚构)这一创新元素,通过船长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经历、所见所闻,与观众实现古今对话,给观众带来更多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与参与感。
南越王博物院研究部馆员潘洁告诉记者,南宋时期,海上航船实际已有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结构,船长可能也会记录船上的一些情况。目前,在“南海I号”上还没有发现相关记录的纸质材料,但到明清时期,船员已用“更路簿”或“海路针经”来记载航线、当时天气等情况,“于是,我们综合了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虚构了这个‘纲首日记’。”
打捞故事
巨型海底“盲盒”开出超18万件(套)文物,被誉为“海上敦煌”
发现:
意外打开的海底“时光宝盒”
1987年的一天,在广东省南海川山群岛的海域上,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上探险与救捞公司,正在合作寻找一艘名叫“莱茵堡号”的荷兰商船。就在他们觉得会无功而返时,调查船的抓斗竟从海底打捞出了大量文物,包括陶瓷器、铜器、金器、铁器等共计247件。
但是这些器物明显不是“莱茵堡号”的货物,其中的陶瓷则带有明显的南宋特征。经过仔细勘察,此刻位于调查船之下的,竟是一艘中国的南宋沉船,专家将其命名为“南海Ⅰ号”。
整体打捞:
中国方案开世界先河
一抓斗就有247件文物!藏在“南海Ⅰ号”中的宝物数量可想而知。在多次水下考古调查中,潜水员发现该船虽然有些损坏,但整体框架在淤泥保护下并未腐朽。除了船内的文物外,整艘船本身也是一件重要文物。如果采用常用的“分段切割分段打捞”,势必会破坏沉船的完整性,为了将整艘船“毫发无损”地捞上岸,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方案,那就是——整体打捞。看上去十分简单的方案,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一组破纪录的数字看打捞难度:整个工程历时264天,从开始起吊到成功出水用时近90分钟,潜水员下水3016次,潜水时间累计198000分钟。
2007年12月22日,随着亚洲第一吊船——“华天龙”号巨臂的上扬,这艘800多年前的古沉船终于重见天日,这是“整体打捞”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成功运用,充分证明了中国深海考古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保存:
模拟海底原生环境,量身定制“水晶宫”
“南海Ⅰ号”在海水中浸泡800多年而不朽,那么到了岸上,该如何保存呢?
“南海Ⅰ号”出水后,立刻被运往不远处的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正中间,有一座为它量身定制的“水晶宫”,“宫内”模拟了海底的原生环境,并再次进行了优化改造,以达到对船体最大的保护效果。在这里,“南海Ⅰ号”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接受更加细致的考古发掘。
开箱:
海底盲盒开出“海丝”上的南宋
“南海Ⅰ号”像一个巨型“盲盒”,里面瓷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标本、种子、丝绸应有尽有。其中,精美的外销瓷器最多,占目前出水文物约90%。这些瓷器大多来自东南沿海窑口,包括来自德化窑的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和龙泉窑的青釉菊瓣纹盘……除了瓷器,有颇具异域风格的金手镯,还有纹饰精美的海螺杯,原材料是我国南海的夜光蝾螺。
“南海Ⅰ号”目前出水文物超18万件(套),是中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文物储存最多的远洋货船。它浓缩了南宋生活、对外贸易的方方面面,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物证,被誉为“海上敦煌”。
从1987年的发现,到2007年打捞上岸,再到如今基本完成发掘,“南海I号”的考古工作历时30余年,船体的清理与修复还在继续。
纽带
串联粤港澳三地文化遗产
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湾区足迹
“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凝聚了广州、香港、澳门、深圳、惠州、佛山等多地文博单位的力量。策展团队通过整合藏品资源,打造一场海丝文化盛宴。这是一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研究合作的重要成果展示。
展览利用实物和史料,将粤港澳三地的遗产点及相关历史信息、故事进行有效串联,通过价值挖掘强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立体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在大湾区留下的足迹。
展览展出了大批香港九龙圣山遗址、香港大屿山竹篙湾遗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产自国内各窑口的瓷器。这些遗物是中国瓷器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实证材料。
本次展览以历史文化为纽带,深挖粤港澳大湾区海丝文化内涵,提升湾区文化魅力,为读懂岭南、读懂大湾区提供了新视角。
整合:黄亚岚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羊城晚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央视新闻截图
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