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将于明年5月开馆 什么最能代表胡同的声音?

滚动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1-11-22 14:42:32

八年前,史家胡同博物馆邀请秦思源做一个声音项目——胡同声音,这也是秦思源改行做声音艺术的开端。

通州宋庄一间录音棚里,秦思源请尚扬老师录制一段近乎失传的湖北号子。秦思源不只记录胡同的声音,也记录各种逐渐消失的唱腔,收集在他的声音艺术博物馆中。

秦思源说:老北京秋天的声音由扫落叶的声音、由远及近的叫卖声、鸽哨声等混合而成。如今,落叶还有,叫卖声、鸽哨声没了。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胡同声音展室里,观众可以听到老北京的声音,那些已经和正在消失的吆喝、叫卖、响器、鸽哨声。

秦思源游走在胡同里,记录各种声音。纯正的京腔让他跟百姓们交流起来相当方便。

秦思源在屋顶录制胡同里的声音。在他看来,声音艺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

史家胡同博物馆里,有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展室——胡同声音。这里没有展品,只有一个多媒体互动装置,触摸屏幕,屋顶的音箱里就会传来遥远的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的声音。

爸爸是英国人,妈妈是中国人。1971年出生的秦思源在两国间游走,32岁才回北京定居,身份是一位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

2013年,史家胡同博物馆邀请秦思源做一个声音项目——胡同声音。什么最能代表胡同的声音呢?是“老北京的声音”,是那些已经和正在消失的吆喝、叫卖、响器、鸽哨声。当秦思源逐个去收集这些声音时,他惊讶地发现,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件事!从来没有人单独录制过这些声音!1979年,8岁的秦思源第一次来北京生活,一住四年。儿时记忆里生机勃勃的市井生活画面被唤醒,秦思源找各种各样的人帮他还原老北京不同的声音。

“采集的声音要‘干净’。比如鸽哨声,就不能在钟鼓楼附近的胡同里录制,因为里面会混进去汽车声、摩托车声、公交车到站的声音等。所以我在京郊农村找到一个地方录制,这种干净的声音可以用到不同年代的各种声音场景中去。”秦思源说。

“胡同声音”会找到秦思源,是因为2005年他曾策划过一个跟声音有关的艺术活动——都市发声。“其中一个是通过广播电台的互动节目,征集观众最喜欢的北京的声音,再由艺术家选择几个录制后做成CD。”秦思源说。

当时征集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声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听众说他喜欢打枣的声音。竹竿击打在枣树枝干上,枣掉在房顶上,再从房顶滚落到脸盆里。一想到这个声音,一幅画面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个人的情感记忆被唤醒。”秦思源说那次创作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热烈反响,也在秦思源心里种下了声音艺术的种子。“声音是一种美妙而常常被忽略的文化记忆。”秦思源说。

2017年,秦思源再度捡起声音项目,专门收集“正在消失的声音”。比如叫卖声,虽然有很多人会表演,但秦思源希望见到真正靠叫卖为生的人,于是,他辗转找到了90多岁高龄的杨德山老人,他曾是真正走街串巷的小商贩。通过录制他的叫卖声,秦思源对这种游商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声音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听那些消失了的声音能唤醒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对声音的记录也是对文明的记录。”秦思源认为。

如今,秦思源已将他的艺术创作聚焦到声音艺术上。在宋庄,他策划了一个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声音艺术博物馆,将于2022年5月开馆,它将带领更多人走进声音艺术,了解声音文化。

(原标题:把声音留住)

(记者于丽爽 文)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