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1-10-09 10:55:36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规划引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推动共同富裕,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关键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尤为突出。当前,乡村振兴河南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钱地”三大关键瓶颈上,要从抓实乡村规划、产业振兴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人钱地”问题
当前,河南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转型攻坚期,农业增产导向加速向提质导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高质量发展好农业、生产好粮食、建设好乡村,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人”的问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农村基层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还存在干部队伍老龄化且文化层次低、发展党员难度加大等问题。人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外地人才“难引来”,本土人才“难留住”,返乡人才“创业难”。我省广大农村务农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8至30岁左右的年轻人普遍外出务工或经商,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农村社会正在走向空巢化、老龄化,“留守”人员普遍对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不了解、不关注,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共建共享的集体意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没有被有效唤起。
“钱”的问题,产业规划还不够到位,农业生产增收乏力,集体经济整体较弱。我省许多少村庄都没有进行产业规划,产业投资盲从、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普遍存在土地浪费、资源利用效率差、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传统农业吸附大批劳动力的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由主业变副业趋势。
“地”的问题,集体土地盘活困难。宅基地浪费严重,手里有地不会用。一些传统农业村无资源、无企业、无“三产”,仅有一些机动地可以利用,但村一级在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普遍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有的地方集体土地浪费严重,“散、乱、空”现象突出。
抓实人才振兴解决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完善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省、市、县应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应根据中央要求,继续加大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派驻力度,帮助派驻村理清发展思路、配置优质资源、拓宽增收路子、培育主导产业。
深化“归燕”工程促进人才回归。把培育本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打造专业人才与培育新型人才相结合,以政策激励为导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速资金回流、产业回乡和人才回归。
打造新型农民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对接农村人才和技能需求,依托远程教育站点、职业院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三农”工作队伍。
抓实产业振兴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要科学把握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规划先行。
在打造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瞄准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业、要素和利益连接。让一产优起来,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进粮食生产优质高效;让二产强起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引进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让三产旺起来,加快传统农业与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深度融合,推进“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康养”“农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模式发展,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开拓创新。鼓励各地大胆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用活用好农村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资源,把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撂荒土地等盘活,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三权”促“三变”,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和集体经济不强两大难题。
抓实乡村规划解决好“土地怎么用”的问题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要坚持“多规合一”编制村庄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从农村宅基地源头调控入手,从严掌握“一子一宅、一户一宅”,统一规划、统一报批,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复垦整理的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潜能,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留足空间。同时,将土地交由集体统一规划布局,打破条块分割,促进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