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北京部分道路缺少照明居民变成“睁眼瞎” 有杆还要打着手电躲坑?

滚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1-07-19 10:08:06

近日北京高温闷热,夜晚就成了居民们走出家门到户外休闲的黄金时段。然而不少市民反映,部分道路缺少照明,让户外活动成了“睁眼瞎”。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来到朝阳、海淀、丰台等地探访路灯照明情况,发现有的路灯出现照明死角,180度大转弯令司机夜间出行险象环生;有的路灯被树枝遮挡,人行道上黑灯瞎火;有的路上有杆没灯,地面大坑如同陷阱……

弘善一号路

路灯间距远 司机摸黑大转弯

“以前小区门口的道路上停车混乱,经常拥挤不堪,开车出门就怕出现剐蹭或者撞到行人,后来道路一侧规划了停车位,停车规范了,可我每次夜晚出门还是提心吊胆。”近日,家住朝阳区弘善家园M区的赖先生反映,小区门口道路的停车秩序变好了,可出行却并没有变得安全便利,这是怎么回事?

7月13日晚上8点,记者来到弘善家园M区,小区的西南门正对着弘善一号路,道路只有七八米宽,一半施划了停车位,另一半则是由北向南的单行线。从左安路拐进弘善一号路后,记者发现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盏路灯,但由于弘善家园西南门没有紧邻弘善一号路,而是相距十来米的距离,因此门前形成了一片数十平方米的区域,这片区域恰好在两盏路灯中间,加上两侧树木遮挡,便成为了路灯照不到的死角。

然而,M区地下车库的出口恰好位于这片区域。记者发现,由于车库出口朝南,而弘善一号路是由北向南的单行线,导致居民开车出地库后,必须先在这片黑暗中掉头180度,再穿过人行道,才能驶入机动车道。

赖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两侧都是居民区,周边还有多家超市、餐饮门店,马路对面正对着L区的大门,所以来往穿行的人很多。“前不久我正在拐弯,一位外卖配送员骑电动车经过,车速比较快,我差点和他撞上。”赖先生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据弘善家园第三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地下车库的出口在小区内,社区可以协调物业安装路灯加强照明,但M区的地下车库出口所在的弘善一号路是市政道路,社区及物业无权处理,因此,接到居民诉求后,社区将相关情况反映到了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据了解,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接诉后,当天就联系社区到现场进行勘查,发现M区西南门外两盏路灯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加上树木阻挡光线,使门口出现光照盲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在西南门附近增设路灯来解决。但增灯项目需向相关部门审批,还需要破路施工,耗费时间较长,为此,工作人员15日先把地库附近一盏昏暗的人行道路灯更换成了瓦数更高的路灯,并调整角度使其照射地库方向。赖先生表示这一临时举措对地库外光线有所改善,希望增灯后能彻底解决光照盲区问题。

葆台路

有杆没灯 打着手电躲坑

丰台区葆台路呈东西走向,与两条南北走向的丰葆路、丰科路交叉。正是两个交叉口间这段1000米左右的道路,让每天经由此地上下班的崔先生十分苦恼。

崔先生表示,这段路西边紧邻大葆台地铁站,东边通向丰科路,是他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但这条路不仅没有路灯,路面还坑洼难行。“道路本来就窄,晚上还经常有大车经过,黑灯瞎火的,太危险了。”

7月14日,记者来到崔先生反映的这段路。两侧的丰科路和丰葆路都干净整洁,立着笔挺的路灯,唯独中间的葆台路显得比较混乱。约10米宽的道路上,由于没有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导致人车混行。路面还有多处大坑,有的深达二三十厘米。

奇怪的是,道路两侧每隔不远就立着一根电线杆,但杆上光秃秃的,只有与丰科路交叉口的杆子上有一盏灯。断开的电线凌乱地挂在杆上,灯罩也锈迹斑斑,显然已长时间不用。就路灯问题,记者询问了附近多位商家、行人和居民,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杆上以前有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拆掉了。也有人说一直就没有路灯,杆子只是用来架线的。但大家都确认,这条路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

记者在路上遇到一位跑友,跑友告诉记者,他住在附近小区,沿着葆台路跑步已经三四年了,从没见这条路亮过灯。“跑步就借着来往车辆的车灯,要么就自己用手机照个亮。”跑友还说,两三年前路面曾修过一次,但没过多久又被来往的车辆轧坏了。

住在附近的老人说,这条路上每天上下班经过的人很多,路边还有理发店和超市,来这儿买菜和理发的老人也比较多。摸黑走夜路,随时都会踏入坑里。“没办法,自己打手电呗。你看路上多脏啊,路边的花池里还堆着很多垃圾,可能是有人趁黑偷倒的。”老人说。

对于该路段缺乏照明、道路坑洼问题,花乡地区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该路段虽然只有1000米左右,却有两家不同的产权单位,由于权属问题较为复杂,他们会进一步核实情况,推动问题解决。

学院南路、大慧寺路

灯挺亮 人行道却黑漆漆

海淀区学院南路紧邻魏公村地铁站,尽管已至晚上十点,路上依旧人流如织。从魏公村地铁站出来后,记者遇到一位中央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她和记者分享了自己“探店失败”的经历。“我在公司实习,有一次回学校比较晚,想给自己加个餐,听说附近开了一家甜品店,就想去找找,结果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女孩直言:“太黑了,不敢一个人走。”

学院南路的道路两侧树木茂盛,给白天出行的市民带来阴凉,却让夜晚出行的人们犯了难。马路中央的机动车道被路灯照亮,而人行道却因树叶遮挡显得很黑。

这个问题在离学院南路不远的大慧寺路同样存在。王女士今年已经70多岁,家住大慧寺社区,晚上出门遛弯,常常感叹人行道上太黑不好走。大慧寺路不宽,只在一侧设立了路灯,在树荫的遮蔽下,人行道成了路上最黑的地方。“对面来车,经常晃得人睁不开眼。”王女士说,人行道上多块地砖被树根拱了起来,凹凸不平,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栽树的树坑,摸黑走路很容易被绊倒。“能不能在人行道上设立地灯或者比较矮的路灯?”

记者发现,与大慧寺路和学院南路相邻的中关村南大街正是采用的这种“高低灯”的办法,高的路灯用来提供机动车道的照明,仅2米高的矮灯则用来补充人行道上的照明,这样一来,既能让树木自由生长枝繁叶茂,又能保证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均能被照亮。

(实习记者鹿艺佳)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