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豆粕、菜粕联袂下跌 回调之路已开启?

要闻 来源:期货日报      时间:2022-11-15 08:06:53

受到美元指数下跌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影响,昨日国内豆粕和菜粕联袂大跌,其中,菜粕一路领跌,开盘遭遇空头增仓打压,主力2301合约收盘重挫3%,豆粕主力2301合约收盘大跌1.68%,持仓量巨幅缩减超过10万手。

据格林大华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刘锦介绍,11月11日,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公布,市场认为中国经济将快速恢复,带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后续油料的进口成本将会大幅下降,CNF大豆价格美湾报价从11月4日的370美元/吨回落到11月11日的355美元/吨,进口大豆榨利有了较大幅度修复。


【资料图】

“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升贴水下降,导致大豆进口成本降低,叠加粕类供应预计改善,是影响昨日双粕下跌的主要因素。”长江期货饲料养殖研究员韦蕾介绍说,11月10日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CPI为7.7%,较9月出现了明显回落。受通胀指数好于预期提振,美元指数大幅下行,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与此同时,美豆收割尾声,叠加密西西比河水位回升,进口大豆升贴水报价也有下降。截至11月14日,近月美湾进口大豆成本5380元/吨,较11月10日跌54元/吨;美西进口大豆成本5395元/吨,较11月10日跌100元/吨,从成本端对国内粕的支撑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比较显性的变化。不过,随着大豆、菜籽到港量逐步增加,双粕供应存在一定的改善预期。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前期预定到港的大豆和油菜籽船只正在有序到港,后续国外进口商品船只通关速度或将提高。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45周,国内大豆实际到港升至209.73万吨,到港量已经出现恢复。此外,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显示,预估11月大豆到港786.5万吨,环比增89.98%;菜籽到港42.6万吨,环比增255%。

“事实上,从中期的供需前景来看,粕类价格的下跌是个迟早会兑现的‘灰犀牛’事件。11、12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较之前的几个月有明显的环比增长,饲料蛋白供给短缺的情况将随着油厂压榨量的提升极大程度地得到缓解。同时,春节前生猪养殖户的相对集中的出栏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粕类需求的下滑。”中泰期货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师史恒昱表示。

在刘锦看来,虽然基本面方面后续供应预期增加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国内大豆、豆粕和菜粕的库存量仍在历史同期低位,库存重建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现货基差坚挺、刚需仍在,这将会限制双粕的跌幅。

据了解,截至11月11日当周,大豆库存322万吨,前一周328.9万吨,减少6.9万吨;豆粕库存16.3万吨,前一周18.6万吨,减少2.3万吨;油菜籽库存8.2万吨,前一周9万吨,减少0.8万吨;菜粕库存0.2万吨,前一周0.1万吨,增加0.1万吨。

“由于产地到国内的船期相对固定,市场对于未来1—2个月进口大豆的到港预估误差不会太大,所以现在无论是现货成交还是盘面交易的情绪,都已经开始提前反映后期供给端趋向宽松的预期。不过,从目前的价格结构来看,豆粕盘面价格偏低、但基差处于历史高位附近,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有更大的下调空间,我们认为粕类盘面的价格可能仍将处于宽幅振荡的结构中。”史恒昱说。

韦蕾同样认为,虽然双粕供应预期改善,但低库存背景下,累库仍需时间。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截至11月11日当周国内油厂大豆库存268.72万吨,豆粕库存17.06万吨,连续17周下跌,为历史最低水平。菜粕方面,截至11月11日当周,沿海地区油厂菜籽库存26.5万吨,已回升至历史正常水平,但菜粕库存仍在历史最低位徘徊。此外,11—12月国内豆粕现货基差仍在500元/吨以上,01合约基差1300元/吨以上;菜粕01合约基差700元/吨以上。高基差背景下,双粕期货调整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一系列对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于需求恢复的信心,对油脂市场的影响要大于粕类市场。因为防控优化措施利于旅游、餐饮业的复苏,直接提升油脂需求,支撑油脂价格,对粕类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一定程度上利于各种肉类需求的恢复,从而提振饲料原料需求,但疫情优化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物流不通畅的问题,导致运输成本下降以及原料到货加快,增加粕类的供应,所以影响多空并存。但是,受病毒变异和冬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离全面开放尚需时间,对需求的恢复力度仍需要观察。”韦蕾表示。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标签: 格林大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