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北京这些微花园小角落更需精细化治理 别让它们成为“被遗忘的边缘化角落”

滚动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1-10-21 10:51:06

打造玫瑰花园,享受悠然自得的邻里趣味;清理私拉电线,安置美观实用的“百宝箱”;主打植物科普教育,为孩子们设计童趣花园……在北京,由专家、社区与居民共建的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微花园为居民生活增添一抹清新雅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微花园改造过程中,许多居民自发拆除了煤棚,清理了杂物,推门不见杂乱无序,只见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越来越多街巷胡同成为有绿荫、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静、舒适的公共空间。但也有一些地方,比如地铁站口,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让微花园更美更漂亮。

不少地铁站出入口新添了小花园,精致的景观小品,新栽植的花草树木,是忙碌的生活里一份难得的调剂。今年北京市民家门口将添100处小微公共空间,不少就在地铁周边。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在设计之初完美嵌入小微空间的地铁站外环境本来规划得挺好,但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嘈杂的环境让它们出现了不和谐的“画面”。

幽静小花园成了停车场

“这里一直在施工,最近围挡拆开,我一看,嘿,变出一个漂亮的小花园。”丰台区大红门附近,大红门地铁站A口是不少上班族的必经之地,最近这里的变化让大家欣喜不已。

改造前,站外是一排一人多高的广告栏,旁边安装有公共自行车充电桩,空地上是密集停放的共享单车,地方虽然不小,但看上去却很乱。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地铁站A口外立起了蓝色围挡,经过几个月的施工,一个漂亮的街心小花园正式亮相,周边居民喜出望外。“这附近没什么像样的小花园,工作一天,走出地铁站能看到这么漂亮的环境,疲惫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然而,小花园投入使用没多久,大家就发现了新问题。改造后的小花园里设置了花坛小品,留出了大量通行空间和休闲空间,但这些地方很快被自行车、电动车、共享单车“霸占”了,幽静的环境就这样被破坏了。

记者在10号线大红门地铁站A口外的小花园看到,地铁出口绿树掩映,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煞了风景。在靠近地铁出口的宽敞通道上,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着,杂乱无章不说还挤占着通行的空间。在共享单车之间,还穿插停放着很多摩托车、自行车,甚至三轮电动车,小花园俨然成了没人管的停车场。

记者发现,地铁出口西侧就有一个自行车棚,但许多人为了方便并未将自行车停进去,有的就挡在车棚门口。如果在规划建设公园的同时,就把共享单车的停车线划好,自行车停车指示牌装好,大家也就能自觉规范停车,不会像现在这么乱了。

5号线雍和宫地铁站E口

演奏声遛狗人扰动清静

“上下班我喜欢从这儿走,就是图个好心情。”家住安定门附近的刘薇每天喜欢多走一站路,就为穿行北二环城市公园,在雍和宫搭乘5号线到城南上班。但她偶尔也会碰到些烦心事儿:“有时遇到唱歌奏乐的,耳朵着实受罪。”刘薇说。

上周末,记者从5号线雍和宫地铁站E口出来,一路向西,便是狭长的北二环城市公园,从雍和宫桥西南角走到安定门桥东南角这段路长约1公里。秋日午后,不少周边居民在此遛弯儿,来到这里仿佛步入世外桃源般的静谧场所。就在这时,忽然一段电吹管声响了起来,打破了宁静。

走近一看,两位阿姨在一处座椅前支起乐谱架,两人各自准备了一个音箱开始练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两人动情地演奏着,过了十多分钟,又有两位阿姨加入。4人练得起劲儿,却苦了周边散步、跑步的居民。记者通过“分贝仪”APP测试发现,每首歌曲都在100分贝以上。

除了扰人的音乐,在地铁口外的公共空间里休闲健身的市民还可能偶遇犬只。“你让它走你前面!绳子别牵这么紧。”两位老人带着小孙女在遛弯儿,由于独自牵引绳子,小女孩没经验,被小狗拽着走,散步的市民纷纷避让。园内步道周边挂着蓝色提示牌,明确写着养犬人不得携犬进入,可这却没能挡住任性者的脚步。

在园内走了两圈,记者碰到好几位带狗散步的市民,有的连狗绳也不拴。“这么一片公共空间真的很不错,大家还是应该文明健身游览,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刘薇说。

14号线永定门外地铁站A口

滑板车平衡车横冲直撞

家住革新里小区的李鑫,每天傍晚从14号线永定门外地铁站A口出来后,喜欢穿行燕墩公园回到小区。“公园就在我们小区边上,看看花草,感觉一天的压力都舒缓了。”但穿行路上也有让李鑫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在健身步道练习骑儿童自行车,还有的孩子骑着滑板车嗖地过去了,把家长甩得远远的,工作人员视而不见,也没有任何提醒和阻拦。一些儿童还会骑着电动平衡车在园内追逐,速度更快。”

出于安全考虑,园内在门口显眼位置特别张贴了提示牌:轮椅、婴儿车、婴儿手推车可入内,儿童电动车、儿童自行车、成人自行车、平衡车、滑板等不可入内,但这些提示牌却形同虚设。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2号线积水潭地铁站C口外的小微公园里。“这里不让骑车,请您从外面的路走。”“我不骑,就抄个近路。”下午3点多,在步道上,工作人员多次劝返闯入小微公园的骑车人。

为什么自行车能进得来?记者注意到,临近积水潭地铁口的公园西北门有保安值守,查验健康宝,但还有许多口也能直接进入园内。这些入口设置了石墩,但石墩间距较大,加上无人看守,自然挡不住骑自行车入内的市民。

“麻烦借过……”一位男子图省事,骑着一辆蓝色共享单车进入园内,里面散步、锻炼的市民赶紧避让。“边上都是水,一不小心骑下去了或撞到人了可咋办?”在座椅上休息的一位老人十分担忧。

■声音

小角落更需精细化治理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表示,城市不乏大型的广场空间,但长期以来对小微公共空间缺少关注。在地铁站外建设小微绿地很有价值,根据来往乘客流量和周边场地的大小,因地制宜,有的以解决交通快速疏散和有序存放共享自行车为主,场地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由于地铁站外空间一般都在街道的边边角角,环境问题容易被忽视,因此不仅要重视微空间设计,更需要属地和管理部门加强精细化管理和长效监督,别让它们成为“被遗忘的边缘化角落”。

在今年即将完成的100处小微公共空间里,多个地铁站周边将得到改造提升。例如,地铁13号线北苑站周边将进行景观设计、八通线八里桥站和通州北苑站周边将打造文化公园,美化市民的回家步行道。

(原标题记者调查微花园红黑榜车堵人乱 大煞风景地铁外)

(记者 叶晓彦 任珊)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