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1-08-26 10:55:06
1964年春,著名作家老舍,自带行李,拄着手杖,来到了密云县檀营,当时这里叫城关公社檀营大队。老舍为什么要到檀营来呢?因为檀营是满族的聚居地,老舍正在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为了体验生活,了解满族人民的生活,所以他就到檀营来了。
檀营为何是满族的聚居地?这与它独特的历史有关。
清代曾在这里设过兵营,驻守过满、蒙的八旗部队。檀营位于密云县城东北的冶山南麓,据《密云县志》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奉命创设廨宇,四十五年(1780年)移驻。”
关于设立檀营,在《畿辅通志》中有详细记载:“乾隆四十二年十月谕内阁:现在八旗满洲生齿日繁,若不稍为酌办,伊等生计日蹇。密云县地方密迩畿辅,彼处城邑亦大,尽可建盖兵房安插兵丁一二千名……著军机大臣于八旗满洲兵内挑选二千名,派往密云县驻防。”
密云古称檀州,由于在此设置旗营,檀营就因此而得名。檀营附近的冶山上有一座塔,这个塔最早上面有灯,又叫冶塔仙灯,是密云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如今,经过修缮后的冶塔仙灯,依然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日下旧闻考》载:“县东北八里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竭。东有草洞,昔人淘金址尚存。”《密云县志》也记载,冶仙塔最早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年)。后来八旗兵驻守檀营后,重修了冶仙塔,并镌刻了“高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的对联。这是檀营的名字首次出现在文字中。
当时的檀营是什么样的呢?据史料记载,檀营作为兵营,所有的建设都是围绕战略需要开展。城墙高二丈,周长四华里,为砖石砌筑的方形城垣,易守难攻。在檀营的东、西、南设营门三座,门前各筑石桥一座。东西营门分别设有演武厅、绿营教场;营外西北部设有火器营靶场;营内东南隅设有火药库、兵器库及马圈。营内共建设官署、兵房4872间。驻守的官兵2100余名。八旗军向来是携眷驻守,所以檀营住有马甲即军营家属2000户,7000人。按照清朝八旗制规定,檀营人生活来源全靠军饷,邻村人称之为“铁杆庄稼”,意思是旱涝保收。当时的檀营城内建有文昌阁、关帝庙、魁星楼等建筑。为了教育八旗子弟,还设有满蒙文的学堂,并设有武学堂,开设弓箭、摔跤等技能课。
因为檀营驻守的满蒙八旗兵,直接受清廷约束管辖,享有各种特权,所以满蒙各族的民族习俗保留得很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檀营居民的特权渐渐消失。特别是1925年,北洋军阀政府停止了檀营的军饷供给,这个村落就渐渐瓦解了。当时檀营的满族和蒙古族居民,由于世代当兵吃粮,疏于生产技能,大多只能外出谋生。上世纪四十年代,这里仅剩下了200多户,9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给檀营带来了生机,不少人纷纷回归。这也使得历经二百多年的檀营,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满族和蒙古族文化传统,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到此寻根溯源,了解满蒙文化。老舍便是其中之一。
老舍在檀营住了四个多月。白天走家串户,查勘当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晚上和县社队干部座谈,或与社员、业余作者、学生聊天了解各自生活情况。在檀营,老舍了解到,这里的满族和蒙古族的百姓,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合作社,学会了种田,建起了新房,过上了吃饱穿暖的幸福日子。老舍为此专门写了一篇《下乡简记》发表在《北京日报》上,他感慨写道:“铁杆庄稼并不养活一家人,……社会主义才是真的铁杆庄稼。”
四个多月的生活体验,老舍与檀营的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老舍回城后,还和他们不断书信往来。
1965年春节前,老舍专门给社员,寄去了他的题字作为留念。乡里还流传着老舍给村民郭甫志改名的故事。郭甫志原名郭普治,当时他的任务是照顾好老舍先生。有一次,他陪老舍爬村北的冶山,闲聊时,老舍说:“把你的名字改下可以吗,原来的名字过于生硬。”郭普治说:“行啊!”后来老舍把给他新改的名字写在了信封上,从此郭普治就叫郭甫志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檀营成为北京市唯一的满族蒙古族乡,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生活在檀营满族蒙古族乡的满族有一千多人,蒙古族有一百多人。
(原标题:老舍为何到密云檀营体验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刘永加
上一篇:京雄高速北京段年底将陆续启动上跨京良路等重要节点施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