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来源:壹点网 时间:2021-03-04 10:16:40
《酌见》第四期,
俞敏洪与王传福
两个从贫困中成长的木工的儿子相遇了。
好友相见,推杯换盏间,
一个问得犀利,一个答得真诚。
壹|前行的动力
1983年,安徽农村。
王传福接到了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
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他有点疑惑,
这个学校他没印象,
和他报考的学校也不一致。
但王传福想,
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就很好了。
脱离成长环境的贫困,
成为王传福的第一个动力。
善于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
成为王传福学生时代的标签,
并始终伴随王传福。
“当初可能为生活所迫,
到我们有了自己的企业的时候,
平时的消费已经并不是我们的问题了。
你什么都有了,
你(进取心)为什么还足呢?”
不能小富即安,
还有不断的动力,
促使王传福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大,做大。
贰|抓机会的人
俞敏洪对王传福说:
“我觉得你抓机会的能力和勇气太强了,
不是一般的强。”
王传福说,定战略不能赌。
做电动车,
王传福算了一笔账。
做电池,
王传福看准电池决定了电动车的命运。
做太阳能储能,
王传福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思维。
做轨道交通,
王传福瞄准了社会发展的问题。
但当谈到做口罩,
俞敏洪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让你抓住了这么好的一个机遇?”
王传福说:
“其实这个就是企业家的一些责任。”
叁|企业家的责任
企业家的责任,
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无论是做口罩,
还是做刀片电池,
又或是做云巴。
王传福认为当行业处于变革之中,
一定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占上风。
比亚迪是一家崇尚技术的公司,
要以问题为导向,
进行创新,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这是中国制造业代表企业的责任担当。
肆|中国人的骨气
最后一杯酒,俞敏洪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中文车标很容易让老百姓觉得很土,
但是你怎么敢就往上顶?
王传福讲出了一个词——骨气
这也回答了最初的问题,
发展企业就是为了什么。
访谈预告片发出后有一条评论说:
王传福是“接待任何领导都穿工服佩戴工牌的董事长”。
这样的形象或许更接近王传福的本色——
带着对技术的崇敬,
充满实干的热诚,
从问题中来,到发展中去,
把解决社会问题扛成自己的责任。
《酌见》是一档企业家随访式对谈节目。俞敏洪作为对酌人,对企业家好友发起探访,来到一位企业家好友的公司,记录企业家最真实的工作状态。老友之间推杯换盏畅聊人生,杯酒言欢中洞见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真实群像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