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来源: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3-02-07 07:17:12
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二师兄”身价持续下跌。
(资料图)
2月6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月6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78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4.1%。同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网站发布消息表示,预计猪价或小幅下跌。而近期,生猪2303合约盘中触及14035元/吨的低点,创下近十个月的新低。
正是在猪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2月6日发布消息称,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30日至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节后市场供需错配延续,价格仍然承压。因此,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预测大概率将成为现实。
猪价持续低迷
2月6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月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2.70,比上周五下降1.73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35.25,比上周五下降1.94个点。截至2月6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78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4.1%。
同日,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2月1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00,较春节前(1月18日)下降9.50%。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指出,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74.52元。当周国内猪价以降为主。随着春节假期收尾,终端消费渐显疲软,屠宰企业开工率低位调整,整体收购难度不大,压价情绪较浓,而养殖端虽有抗价情绪,但生猪出栏压力仍存,周内猪价小幅走低。2月第2周生猪供应量或继续增加,而消费处于传统淡季,预计猪价或小幅下跌。
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后市猪价做出预测后,再次引发了市场对猪价的广泛关注。
截至2月6日收盘,生猪2303合约上涨了2.72%,收盘报价14540元/吨。然而,生猪2303合约近期曾在盘中触及14035元/吨的低点,创下近十个月的新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19日至今,生猪2303合约已累计下跌31.09%。
另外,据中国养猪网数据,2月6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33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上涨了0.06元/公斤,环比下跌5.72%,同比上涨4.45%;全国内三元生猪均价为13.97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下跌了0.05元/公斤,环比下跌6.18%,同比上涨5.04%;全国土杂猪均价为13.56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上涨了0.06元/公斤,环比下跌6.48%,同比上涨6.27%。
正是在猪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国家调控措施也随之而来。
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30日至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供需端轮番打击
猪价持续下跌已然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究竟“二师兄”价格为何会持续低迷?
“本轮生猪行情长时间低迷,最主要原因就是供应与需求的轮番打击。”南华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边舒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
“2022年8月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一路上涨,二次育肥的情绪不断加强,这直接导致了当期流向市场的生猪供应量减少,与猪价形成了正反馈,使猪价在十月上旬达到了本轮猪周期的最高点,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狂热的二育情绪造成的踩踏出栏风险的激增。在2022年10月下旬需求的空窗期以及因放储政策带来的冷静情绪下,前期人们忽视的大猪供应压力忽然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在供强需弱的环境下急速下跌。”边舒扬说道。
她进一步表示,“在此下跌过程中,虽然释放了部分前期积压的大猪,但许多后入场的二育养殖户因出现亏损,期待后市腌腊季节的需求刺激,对价格仍有期待,惜售心理较强,供应的压力仍较大。到了腌腊季,正好遇到疫情感染的高峰期,人们期盼的需求提振并没有到来,短期内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下滑,彻底击碎养殖户的期盼,猪价又开始了一波顺畅的下跌。总的来看,前期压栏导致的供应压力叠加需求的持续疲软是导致如今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的原因。”
关于猪价持续调整的原因,方正中期研究院饲料养殖研究中心总监王亮亮也指出,本轮猪价大跌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2022年及2023年初,全国能繁母猪保有量整体较高,使得本轮周期生猪产量瓶颈较小,高利润刺激下,产能充分释放,使得生猪出栏量快速反弹;
二是部分养殖户去年四季度集体看涨预期下导致压栏再度发生,生猪出栏体重再度增至125kg以上,而年底由于疫情等因素导致终端消费未能达到之前预期,供需双杀下,现货养殖端出现踩踏导致猪价大跌。
后市猪价仍承压
“节后市场供需错配延续,价格仍然承压。因此,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预测大概率将成为现实。”边舒扬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边舒扬指出,“供应端方面,大猪的体重在节前未能完成全部的去化,节前猪肉供应的压力部分延续到了年后,同时由于春节期间下游屠宰企业的休假而导致生猪积压,标猪的平均体重较节前小幅增加1-3kg,叠加多数大猪的养殖户因目前价格过低而仍存观望心态,超大猪的出栏至今较少,为后续整个市场的供应增加了压力。同时,根据涌益咨询的调研来看,整个2月计划销售量环比1月仍在增加,体重和出栏数量是制约未来价格的关键。”
需求端方面,边舒扬认为,随着疫情的放开,经济正在逐渐恢复,但仍需时间。居民的消费能力预计将在二季度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时叠加2月是春节后的传统猪肉消费淡季,终端家庭消费主要集中表现为消化库存,对猪肉的消费需求较弱。
同时,王亮亮也表示,“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本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可能并未走完,产业累计盈利的时间仍然较短,阶段性供给压力逐步释放后,2023年一季度末,产业可能逐步过渡至盈利状态,只不过由于产能处在上升期,盈利水平可能不会太高。”
那么,后市猪价何时能迎来拐点?对此,边舒扬表示需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一是关注体重的去化情况。体重的去化标志着市场整体供应压力的减少,是价格能出现拐点的前提。节前生猪的出栏体重仍在120kg之上,从节后第一周数据来看,出栏体重首次回到120kg以内,但主要是由于疫病导致的中小体重病猪出栏的增加,而从存栏体重来看还在高位,供应压力还未去化。
二是关注价格。当价格跌落到6元/斤-6.5元/斤附近时,屠宰企业或因成本的低位而开启猪肉的分割入库,同时叠加二次育肥和外购仔猪养殖户的入场,短期会对价格有一定支撑。
三是关注猪粮比以及收储的启动。当收储信号释放时,对市场信心的提振是极大的,也是对价格的支撑。
四是关注能繁母猪存栏的数量,这是生猪产能的核心。
“前三种指标的共振能使价格出现短期的反弹,而要迎来最终价格走势由跌转涨的拐点,则需要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回到正常合理范围内,预计今年三季度生猪市场价格将出现拐点。”边舒扬说道。
投资价值几何
猪价下跌的同时,是否伴随着更多的投资价值?
对此,王亮亮认为,在生猪期价上,市场担忧春节后季节性淡季,需求下降,主力03合约逐步被交易成对现货贴水。目前远月合约已经跌破养殖成本,03回到对05贴水结构,由于生猪期价目前整体估值不高,收储预期加持下,期价继续向下空间可能有限。
交易上,王亮亮表示,“政策持续释放托市态度,或令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近端单边反弹对待。而养猪股目前整体估值已经重回底部区间,等待猪价下行风险逐步释放,养猪概念板块或将迎来重点布局机会。”
边舒扬认为,从当下价格来看,生猪03合约已经经历了一波较长时间的下跌,投资者会担心继续做空的点位。但是,从理论上来看,猪粮比、价格、体重去化情况三者需达到共振才能使猪价短期得以反弹,在三者要素未能共振之时,期货价格仍有下跌的空间。而当这三因素共振时,短期又会出现反弹做多的机会,真正的多头行情则可能出现在2309或2311合约中。
同时,边舒扬也表示,随着现货市场散户的不断退场,从事二育养殖专业户的人开始增加,叠加养殖规模的集中化和资本的进入,不管是现货还是期货的价格,未来的波动可能都会更大,生猪市场的投资价值也会趋显。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2月7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