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来源:美尔雅期货 时间:2022-11-18 18:53:54
猪肉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猪周期”在生猪行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体现为3-4年的周期规律。
(相关资料图)
回顾21年初至今的生猪期货价格走势,可以分为如下几段:
第一阶段:21年前3季度生猪价格维持强烈的空头走势,从27000多跌到最低13000多,跌幅超过50%;
第二阶段:21年4季度进入消费旺季,盘面小幅反弹;
第三阶段:22年前4个月,维持长时间的低位窄幅盘整;
第四阶段:4月下旬,生猪各合约都走出强势的突破行情,开启一轮新的多头行情,之后进入高位盘整阶段;
而10月份后生猪价格向下破位,作为先行指标的行业龙头股(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也是提前走出下行趋势,新的猪周期拐点是否开始显现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生猪养殖的周期性特征,然后分析当前生猪供需两端的情况,最后形成操作层面的指导方针。
01
生猪养殖周期性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猪周期形成的原因。从供需层面来看,猪肉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供给受价格的影响,有着很强的周期性波动,反过来影响猪肉价格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
简单来讲,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蜂拥而上,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增加,结果之后猪肉的供应量也就大幅飙升。由于供过于求,猪价下跌,养殖户赚不到钱,又把母猪都给卖了。随后猪肉重新供不应求,开始涨价……从而形成一轮完整的上涨-下跌周期。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周期,最主要是因为供应没办法及时对需求做出反应。加上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分散度极大,大量中小养殖户的存在,导致这个反应的滞后性变得更强。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中国前十大养猪企业的市占率CR4(行业前四名集中度指标)只有10%,对比美国该数值是50%。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一轮猪周期往往表现为3-4年,涨个两年左右就会掉头下跌,这背后就是时长约一年半的生猪生产周期,叠加一些政策和疫情等因素对生猪供给的扰动。而下降周期平均也有25个月,这样一轮猪周期下来差不多是4年。
2022年之后的走势如图中手绘的红色曲线,那后面会怎么走,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相像并结合供需格局深入研究了。
行业内在预测生猪价格拐点的时候,非常重视的一个基本面数据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数据相当于我们在分析工业品时的产能,产能直接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生猪出栏量)。若能繁母猪存栏出现大幅波动,猪价就会启动下一轮的周期。
在分析“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猪肉价格之间关系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一般来说,一头母猪长成能够繁育的母猪,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头母猪生下一窝仔猪又要大概5个月,包含120天左右的生产期和30天左右的哺乳期。再经过5-6个月的保育和育肥,小猪就变成了商品猪可以出栏了,这样加起来一轮生猪的生产周期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从母猪配种到生猪出栏大概需要10个月,如果“能繁母猪存栏量”到达高点之后稳步下降,那从这个高点往后推10个月左右,生猪出栏量将从高点向下,与之对应的则是生猪价格从低点向上出现拐点。
在读相关券商研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将当期猪价与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进行数据叠加,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如上图所示)。
回顾今年4月下旬的时候,我们结合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情况提出生猪价格将开启一轮多头走势,后来行情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02
当前生猪供需格局分析
1、养殖利润
利润是驱动经济行为的主要动力。
10 月期间,生猪养殖利润继续伴随着猪价的上涨创出新高,并且因为出售仔猪毛利开始逐步转正,致使自繁自养利润开始逐步优于外购仔猪利润,截止 10 月最后一周,生猪自繁自养利润为 1175 元/头,较一个月前上涨 375 元,外购仔猪利润为 1169 元/头,较一个月前上涨 366 元。可以看到,自去年 4 月以来,仔猪价格开始逐步开启上行趋势,这使得销售仔猪毛利开始逐步改善,进而形成了当前自繁自养利润优于外购仔猪利润的格局。
可以看出,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基本已经处于了一个高位区间,仅次于受猪瘟影响的19和20年。
2、产能概况: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
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公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4362万头,环比8月增加0.88%,同比去年减少2.2%,目前能繁母猪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4%。因利润回升,淘汰数量下降以及后备母猪补栏增加,今年 2月份后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存栏方面,截至9月末生猪存栏44394万头,环比二季度增加3.1%,同比去年增加1.4%,前三季度合计出栏生猪52030万头,同比去年增加5.8%。
从数据可以看出产能进入了上升周期,后续产能基础是比较有保障的。
3、需求情况
猪肉消费过于分散,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或者指标进行判断。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屠宰数据进行侧面分析。屠宰量长期来看是供给的体现,短期来看,从订单决定生产的角度又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需求的变化,是衔接供需两端的重要数据。
2022年二季度屠宰量总体以震荡为主,其中4月因政策等因素出现了短期波动,6月后即开启了大幅下行,在7月后即处于低位,中秋、国庆前有一定备货因素形成短期需求,后期开工率总体仍旧偏弱,直到最近才有一些起色。
根据前期仔猪的恢复、压栏等情况,一般认为四季度环比三季度整体出栏量应有明显提升,但10月生猪出栏(屠宰)的体量仍维持较低水平,意味着出栏将更加集中于11、12月。从11月开始,我们已经看到屠宰量在价格下行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意味着即便养殖户压栏挺价,价格的支撑短期也已经开始松动。
在结合猪肉消费的季节性需求特征分析之后,生猪的总体消费形势是低于预期的。背后原因一方面是受到高价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毛猪价格连续创新高以后,屠宰企业加工利润已经陷入亏损,下游对于高价白条的接受度开始有所下滑,另一方面,11月之前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抑制消费。
此外,生猪出栏体重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指标。商品猪的出栏体重一般在100-140公斤。养殖户会根据猪价的高低导致的边际收益及季节性调节出栏体重。
价格水平越高,边际增重的收入越高,能够承受的边际增重成本就越高,因此体重就越高。(体重越大,边际增重成本越高,边际增重成本主要来自于饲料成本和养殖时间占用的资源以及死亡损耗的可能性)。
当前猪价处于相对高位区间,商品猪多压栏至120千克以上,压栏现象尤其体现在代养农户和社会散户。
进一步分析生猪出栏体重和压栏数据,我们会发现压栏可以缓解短期市场供应压力,但后期总体出栏压力却是累积增加的。
体重开始增加时,对于供给来说有限制作用,因此短期形成了减少供给的作用,通常也会推动价格的上行;当价格预期无法持续支撑时(价格在包括需求在内的多种压力下出现回落,带动预期回落),体重上行可能受到限制从而逐步转向供给的释放,而后加速价格的下行;而体重带来的供给压力释放完成后,价格则有望实现重新回到正常供需决定的水平。
目前正处于价格见顶但体重仍未见顶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压栏生猪还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如果市场不出现担忧和恐慌的情绪,那么释放的过程可能更长一些,反之,这一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快速和剧烈。
供需格局小结:
1、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利润都在1100元/头之上,处于高利润区间(仅次于受猪瘟影响的19、20年);
2、能繁母猪存栏从22年3月开始进入环比增长周期,当前存栏数量也进入明显波动区间,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生猪存栏量也延续环比增长走势。供给逐步进入宽松格局。
3、10月生猪消费数据低于预期,一是高价抑制了一定需求,转而寻求替代品,二是疫情防控原因。进入11月份之后,冬季腊肉腌制及春节带来的季节性需求增量,按照往年经验会有15%左右提升。另外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短期是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还是社会的混乱,目前尚未可知。
4、在近期猪肉价格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压栏现象或将进入负向循环阶段,进入供给回升期。
03
交易机会探讨
如果把2019年和2022年的生猪价格走势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年度的猪价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在上涨的时间节奏上以及上行的高度上有所差异。结合前述基本面格局的梳理,两者的相似之处背后是供需格局周期性变化的重现。那么2020年的行情是否又会在2023年重现呢?
我们可以看看已经上市的23年各月份的生猪期货合约价格。期货价格是市场上所有参与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猪期货的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价差结构,已经表明了市场对于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的判断!
从供需两方的数据上看,供给方面目前产能处于稳步提升的过程之中,情况与19年尾的情况极为相似,猪周期极可能出现新的拐点;而需求方面,糟糕的经济环境,低迷的居民消费,加上高价格猪肉的需求抑制,即便是即将迎来的季节性旺季,消费的增量配合防疫政策调整等相关利好政策的出现也很难完全承接供给端的增长。如果当前盘面价格持续下跌,继而引发出栏挤兑状况,后续将带来新的空头走势。
从合约的月差结构上,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出了方向,操作层面来讲,对于远月的主力合约,可以尝试轻仓布局中线级空单。
(文章来源:美尔雅期货)
标签: 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