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面对教材“城市化”倾向 是否应该适度增加乡土元素?

要闻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2-07-05 09:19:26

教材都“城市化”了,怎样让农村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日前,云南省昭通市一位支教老师发布视频,针对当前中小学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发出“灵魂拷问”。他在支教过程中发现,高楼大厦、超市、大商场等成为课文、习题的主角,农村孩子熟悉的山野、河流、农活等乡土元素却凤毛麟角。

这位老师在自己11年的一线支教经历中,辗转贵州、广西、云南多个偏远山区小学。他发现,山区孩子使用的课本中“城市元素”日益普遍化,与农村、乡镇少年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少有交集。他所反映出的问题,也得到很多网友的认同。为了求证,笔者随意翻开一本全国通用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发现内容确实以城市化场景为主,而像“农事劳动”“农业机械化”等三农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这一倾向值得关注。

事实上,不只是教材的问题,在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中、各项考试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今年高考结束后,一位农民公开质疑安徽以“双奥之城”北京作为高考作文题,不利于农村考生理解和作答,背后的问题也是殊途同归。

也许有人认为,教材主要是用于教授知识的,城乡内容的多少比例没那么重要。对于农村学子而言,这样恰好能弥补他们城市知识的短缺。但其实并非如此,教材的作用绝非某一学科、某一技能的单纯培养。通过教材,孩子们接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其中的社会经验和价值判断。《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量有1.45亿人,其中乡村学生3418.77万人,镇区6087.56万人,这意味着占我国义务教育总人数66%的孩子们,都有在乡镇、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教材中只有城市而看不见乡村,对农村孩子而言,就可能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否定”情绪,即城里的东西都是正向的、先进的,而农村则是不被认可的、无关紧要的。

此外,教材上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对于接触外界环境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而言,教材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城市孩子“上不完的辅导班、用不尽的高科技教辅工具”相比,农村孩子在获取信息、获得教育投入方面劣势明显,再加上一定程度的“留守现象”,本就薄弱的教育投入更显捉襟见肘。因此,教材对农村孩子而言可能比城市孩子更有影响力。一些不经意流露出的倾向性,也可能对他们将来的选择和成长产生复杂深远的影响。

不可否认,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成就的集中体现,在教材中占更多篇幅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乡土元素。“城与乡”始终是现代中国的一体两面,乡土文明是把握我国历史变迁、社会进步、文化发展、观念革新的重要线索,是中华民族“认识自我”的逻辑原点。当前城市孩子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并不在少数,作为义务教育“主阵地”之一的教材如果忽略乡土元素,难免会导致他们对农业资源、自然生态、乡村生活、农事劳动缺乏认知,进而对历史变迁中的三农价值、农耕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贡献缺少敬畏。这显然与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不符。

所以,对教材进行城乡层面的内容审视是充分且必要的。我们不妨把教育、儿童心理、三农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织起来,到乡下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广开言路,去和乡村的师生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度在教材中增加一些乡土元素,把农业生产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农民身上体现的勤劳、奉献、淳朴、务实的品质融入教材中去。而当前三农工作中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成果和实践,也和城市文明一样都是我国现代化成就的集中体现,值得通过教材被更好地传播、学习。无论对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这些内容显然都是不应缺少的一课。

(韩啸)

标签: 教材“城市化” 乡土元素 农事劳动 农村孩子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