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北京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实现“四个融合”

要闻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6-09 13:43:04

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发改委处获悉,日前《北京市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若干措施》通过6方面25条措施,加快推动全市城乡功能、要素、服务和产业实现“四个融合”。

近年来,全市泾渭分明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北京市总体呈现‘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特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对推动北京市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城乡功能协同规划

“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此,我们聚焦北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问题,重点在功能融合、要素融合、服务融合、产业融合四个融合下功夫。”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促进城乡功能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城乡空间上要注重差异化融合发展,完善分区指导、分类推动、分级管控的城乡融合发展策略,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支持新市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

城乡规划上,则注重一体化管理,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城乡统一的规划机制;同时注重互补发展,完善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乡村发挥好鲜活农产品供应、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休闲康养等功能。

例如,密云区借京沈客专北京段开通的契机,与朝阳区深化园区、产业合作,依托密云区生态商务区共同创建朝密高科技“双创中心”。期间,引导符合密云区功能定位的企业实体入驻。

前述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区将优化完善企业总部办公在朝阳、配套研发和生产在密云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朝阳减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密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瞄准资源配置难题

实现城乡融合,人才要素、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均至为关键。《若干措施》也提出,将推动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工作,鼓励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创新业态等;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各类工商资本下乡;集中打造一批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等。

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需提升是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两方面问题。《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支持农村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此外,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路、供排水、垃圾等短板,加强建设和管护,引入专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方面,我们要重点作好’生态’文章,在科技支撑、品牌建设、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打好组合拳,促进京郊农业高质高效,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前述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近来,平谷区打造了“农业中关村”,区内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政府+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的金三角模式,依托首农集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龙头企业和科技资源优势,聚焦全球畜禽种业研发前沿领域,建设中育种猪、中荷奶牛等8个项目,全面提升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种源自给率;在新业态培育方面,门头沟区主打“精品民宿”,在前期推进“点状供地”试点,基于十八条红色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和“门头沟小院”+徒步路线,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逐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2020年,北京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速高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前述负责人表示,全市仍存在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城乡收入差距仍需缩小等问题,需多措并举推动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若干措施》提出,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增收,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逐步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利益联结促进增收,发挥市管企业带动作用,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农户以土地、农具入股企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通过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公共服务岗位、产业项目就业。

如在密云区太师屯镇后八家庄村,为落实密云水库保水要求,先后安排42名村民担任保水网格员,每人每月直接获得保水劳务补贴1500元。此外,后八家庄村还积极谋划发展苹果种植采摘、养蜂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进一步促进本地农民就业。前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订单、定向、定岗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大兴区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完善了“同价同权、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形成了农民自主的低成本就地城镇化模式。2015年至今,已成功入市交易经营性建设用地15宗127公顷,总交易额突破210亿元。

(作者: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