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05-12 13:24:46
因崇拜同一偶像而结缘的陌路人,借助形式多样的社交平台,以“饭”之名结伴,共享娱乐资讯、采取集体行动,号称“饭圈”,由此衍生的追星文化冠以“饭圈文化”。
乘互联网发展大势,“饭圈”发展进入快车道。粉丝的规模日益扩大,分布区域也更加广泛,由此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饭圈”组织结构的精细化、职责分工的明确化,比如粉丝群组下设宣发组、新闻组、打投组等。从管理方式看,官方后援会基本为付费制,粉丝需在指定网站、小程序等注册会员并缴纳足额会费,呈现一定的封闭性特征。
近年来,“饭圈”网络集体行动愈加呈现专业化、组织化倾向,其强大的“战斗力”“出征力”令人咋舌。粉丝“5小时集资670万元”创造神话,“爱的供养”延续了偶像的舞台生命,也让外界感受到了“饭圈”聚沙成塔的强大力量。此外,“饭圈”低龄化现象让人担忧。有数据显示,学生是粉丝中的核心群体,超过60%的00后关注偶像团体,多达14.89%的00后每月追星花费超5000元,其消费多用于应援、购买代言、推广产品、打榜投票等。如果任由“饭圈”发展,人们不得不忧虑,它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在“造星”节目层出不穷的当下,“流量至上”的商业运作逻辑主导“饭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理运行机制影响“饭圈”。粉丝想方设法送爱豆出道是常态,狂热之下滋生繁多乱象:“倒牛奶”事件惹众怒,“举报同人文”行动招民怨,“饭圈”圈课堂现象引公愤……粉丝倾情助力换来的却是给“正主”招黑,偶像似乎也束手无策。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一样,流行于“饭圈”的“用爱发电论”同样站不住脚,痴迷这一教条带来的只能是民怨沸腾,原因在于它违背了如下公理:
其一,群己权界不可逾越。追星当以个人活动范围为半径,止于他人及公共利益的红线。购买偶像周边、观看爱豆作品是粉丝的合理需求,外人无权干涉。但近来频现报端的“粉丝追星致航班延误”“粉丝给同期电影恶意刷差评”等行为,却严重损害了他人利益,对局外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此情此景下,早已与粉丝捆绑在一块的偶像,因自带的流量光环更易成为路人指责的对象。一句话,“粉丝行为,偶像埋单”。
其二,社会规则不可打破。道德准则、法律规范是社会运行的基本遵循,为稳定、有序的秩序提供了保障,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但放眼现实,粉丝的一系列不理智追星行为游走在社会规则边缘。“你一票,我一票,哥哥今天就出道”,在话术包装与组织怂恿下,集资打榜、倒奶打投等违规行为频繁发生。偶像化身商品,粉丝沦为韭菜,变味的追星既是对社会规则的亵渎,也是对精神信仰的玷污,疯狂过后散落一地鸡毛。
其三,“饭圈”不能圈一切。粉丝低龄化是社会现实,正确态度当是合理引导,鼓励其学习偶像的闪光点,追星当适可而止。三观尚未定型的未成年人,在抬头仰望天空上的月亮时,也要掂量一下口袋中的六便士。教育领域不是偶像的名利场,学生不能沦为各大“饭圈”争夺的势力榜。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计,“饭圈”绝不能肆意妄为,进而将触角伸向课堂。(静 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