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来源:华声在线 时间:2023-04-04 12:31:51
谭春兰 王 靖 潘其斌 徐德荣
(相关资料图)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美景。
穿行在衡阳市的大街小巷,树绿花红,环境优美;车水马龙,文明通行;夜景璀璨,流光溢彩;“红马甲”分外耀眼,“衡阳群众”参与踊跃,“身边雷锋”“好人群体”备受尊敬……一幅幅文明画卷,在衡山之南、湘水之畔徐徐展开。
岁月从来不负奋斗者。锲而不舍地努力,让衡阳在文明“考试”中,得分步步靠前: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衡阳市获得94.70分,在97个全国文明城市地级提名城市中排名第二;“衡阳群众”品牌创建经验入选《中国改革年鉴》和湖南干部教育培训“三百工程”典型案例,被中央文明办作为地方特色品牌予以推介。同时,衡阳市还创新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全省率先全域完成四级阵地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和重点行业领域阵地全覆盖。
高位推动,绘好一幅“路线图”
2月18日,衡阳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高位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衡阳市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号工程”,在顶层设计、精准发力、创新长效上开足马力,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4个专业工作组;多次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专题调度会、问题交办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发动文明委成员单位同向发力……全市上下联动,形成了顶格协调、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创建新格局。
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衡阳市层层分解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市县乡村联动,设立“红黄榜”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广“楼栋长”“湾村明白人”等做法,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以城乡治理标准化为主轴,以市域治理现代化为重点,衡阳市城乡共绘一张文明蓝图、共建一套文明标准、共育一支志愿队伍、共享一套文化设施、共轨一套推进班子,统揽城市日常建设管理,推动创建从城区向乡村拓展、从局部向全域覆盖。
一盘棋布局,一竿子到底,一体化推进,衡阳绘制了一幅清晰具体的创建“路线图”。
“标”出新高,共握一把“文明尺”
2022年下学期寒假相比往年要放得早,但衡阳市高新区衡州小学的教师们却没闲着,正紧锣密鼓地迎接省级文明标兵校园复查验收。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文明素养,提升校园文明层次,衡阳市新出台学校公益宣传、阵地设施建设、校园周边环境等23条具体标准,对标文明校园“六好”标准(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好)。
校园文明创建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衡州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吃透”标准,奋力争当标准化执行的“排头兵”。
用“标准化”引领衡州小学创建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不只是高新区,而是衡阳企业、市场、门店等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
推行城乡治理标准化,衡阳市是全国首个“吃螃蟹者”。
2021年9月,“建立健全城乡治理标准化体系”首次出现在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城乡治理标准化成为衡阳市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内涵的“一号民生工程”。
2021年11月17日,衡阳市召开城乡治理标准化动员部署会,重点从城区治理、乡村治理、交通治理、市场经营治理及公共安全治理五大领域实施标准化建设,并发布第一批25个大类、106个项目的工作标准,标志着城乡治理标准化从构想走向实践。
“痛点”变“亮点”,“旧貌”换“新颜”,一年多的标准化治理,直观的变化是城乡面貌之变,间接的变化是言行文明之变。
现在的衡阳,主次街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整齐优美、农贸市场卫生明亮、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公共秩序平稳和谐,不少外地返乡者直呼:“衡阳变化真大!”
为抓常抓长标准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衡阳市把标准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下发相关考核办法和任务清单,做到市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地“齐开花”。
不定时、不间断组织督查和暗访,对发现的问题以现场交办、下发督办函等形式抓整改;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模拟测评;每月对重点部位进行专项督查,并在新闻媒体及时公布考核排名……系列考核措施的配套跟进,有力促进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
凝心聚魂,形成一股“向心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2022年11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党史课在衡阳县西渡镇弘扬中学展开。
授课教师围绕“开天辟地一声雷”“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伟大复兴强起来”四个篇章,用耳熟能详的曲目、影视作品讲述了党的百年峥嵘历程。
音乐党史课是衡阳市创新推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会一课”(屋场恳谈会、广场故事会、校园思享会、大众读书会、音乐党史课)之一,把音乐作品、影视作品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用艺术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让受众在动听的歌声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
不同人群用不同宣讲形式、不同受众用不同表达方式——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衡阳市推出的“四会一课”,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受到群众热捧。
讲好文化、发展、红色、先贤、先烈、先进的故事,针对乡镇村民的屋场恳谈会互动谈感想,针对在校学生的校园思享会“辩”活思政课,针对阅读爱好者的大众读书会“悦”读越香,针对市民群众的广场故事会“讲”声很热烈,针对党员干部的音乐党史课“声”入人心——四会一课,会开得生动,课上得有味,人人聚精会神,个个兴趣盎然,党的二十大精神悄然入脑入心。
群众笑赞:“这样的‘四会一课’,可以有!”
衡阳市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细化为50条具体标准,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3527个,实现了县市乡村、重要行业、重点领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完成四级阵地建设。按照“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狠抓活动示范,创造了衡阳县“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南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校”等文明实践品牌,推出了“为爱不打烊”“艺术童伴”“雁城驿站”等文明实践项目,逐渐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衡阳模式”。
积极树立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氛围。2022年,王永红等4人获评“中国好人”,聂文辉等32人获评“湖南好人”,袁嘉临等3人获评“新时代湖南好少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衡阳市以文明实践为载体,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成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行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创共建的强大合力,共同建设新时代美好新城。
为民靠民,架起一座“连心桥”
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持续解决城市顽疾,补齐治理短板的过程。
衡阳市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率,让创建成为一座“连心桥”。
小平房抹上迷人的暖黄色,路面铺上了崭新的沥青碎石,墙体上是色彩斑斓的涂画及个性化文字,跟随铁路老物件穿越“昨天—今天—明天”……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保卫里以“网红”的姿态闯进了衡阳市民的生活。
若是把时钟拨回到几年前,你根本无法想象,因为那时候的保卫里,屋舍破败、砖墙斑驳、道路破旧,居民们意见很大。
所有的改变,发生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后。改造中,修旧如旧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原汁原味保留了昔日苏式建筑、工矿筒子楼的建筑风格,融入创意文化元素,加入清新的文艺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经过改造,保卫里的颜值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衡阳各老旧小区。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
衡阳市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汇总各类问题2万余个,文明创建工作建议近万条,把群众的“幸福清单”变成文明创建的“责任清单”。
“衡阳群众”志愿服务队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市县乡村四级覆盖,广泛凝聚了群众力量。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44万余人、志愿者服务团队5100余支。“衡阳群众”品牌创建经验入选《中国改革年鉴》和湖南干部教育培训“三百工程”典型案例,被中央文明办作为地方特色品牌予以推介。
开展“衡阳群众在行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文明创建我先行”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10万余场次,推出“星火助农”“雁回衡阳”“爱在路上”“向日葵”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百余个,带动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
……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文明而幸福。
如今的衡阳,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市民素质的大幅提升彰显城市气质。衡阳,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行。
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