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来源:衡水新闻网 时间:2023-06-10 10:40:32
“看,这麦穗多饱满。再有十多天,就能大面积收割了,亩产能突破1300斤。”6月7日,深州市大屯镇孤城村党支部书记田国良带领村两委成员深入麦田查看长势。丰收在即的希望和喜悦如金光闪闪的滚滚麦浪,涌动在每个人心头。
近年来,孤城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全面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化,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的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土地托管”助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换脑子找路子
【资料图】
党建引领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早在10多年前,孤城村村两委就认识到农村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捞金”,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个时代之问,村两委成员换脑子、找路子,经多方考察学习,于2014年成立了孤城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统购农资,联系农机作业,提供农业技术指导。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只要对村集体有益,对农民有利,方向就错不了。”田国良说,为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重新修订了孤城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章程,产生了由党支部引领、村两委成员和农户入股的新一届土地托管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化开始在孤城村全面推开。
村民卢成章提起“土地托管”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种子、化肥、农药都得自己采购,播种、植保、收获都得靠自己。自从签了土地托管合同,从种到收再到销都不用俺们管了,省心省力不说,收益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土地托管解决的不仅是“谁来种地”的问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为了不让一个乡亲在致富路上掉队,孤城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扑下身子走村入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宣传土地托管政策优势,彻底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让更多的人相信土地托管服务可以成为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法宝。
目前,孤城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已流转1500余亩土地,随着粮食价格的浮动,每亩保底流转费从600元提高到了1000元。村集体75亩土地也入股合作社,每年向村集体缴纳流转费,并且每年年底有10万元左右集体分红入账。此外,为了解除高龄农户、残疾人员、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合作社还托管了2000余亩土地,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大大降低了种地风险。
专业赋能 科技助力
大田作物也能种出好“钱”景
走进孤城村大粮仓,多台装载机正轰鸣作响,堆积如山的600多万斤玉米将被分批运送外销,为即将丰收的小麦腾仓。这个大粮仓是全村的“宝库”,目前合作社流转托管的3500亩地收的粮食全集中在这里统一晾晒、存储。
田国良说,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趋势了,土地流转、托管让原来属于当地村民各家的零散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大幅度降低种地成本,增加土地产值。此外,合作社常年与中化集团、深州盈亿、马兰农场等多个农业组织合作,通过统一选取优良品种、统一合理配方用肥和统一精细化管理等方式,使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全面推广应用。如此一来,不仅能保证粮食种植面积,还能促进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和节本增效,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
专业赋能、科技助力,让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田国良说,农业专家常年来村里开展‘地头讲课’,提供跟踪服务。很多难倒种地“老把式”的问题对合作社来说都成了“小菜一碟”。还有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一条龙”服务,都由合作社这个“田保姆”提供。
农民富农村美
乡村振兴路上阔步行
两年前,66岁的村民刘建林将自家18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当起“甩手掌柜”,日子越过越滋润。“每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一万八。在合作社打工,日工资80块钱,一年下来两万多工资揣进腰包。俺们老两口对现在的日子可知足了。”刘建林边给记者算账边笑得合不拢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目前,全村有80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保底增收、入股合作社收益分红、打工增收等方式,脱贫致富奔小康。孤城村“党建引领、土地托管”的发展模式为为百姓撑起了“致富伞”,更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多年来,孤城村村两委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不但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还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乡村打造成村美、民富的模范村。
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大型扬水站、铺设900余米的地上渠、支渠,方便村民浇地;硬化村路、农路7000余米,方便村民出行和田间劳作;下大力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赋能美丽乡村,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乡村振兴的大路行,孤城村村两委带着标准化样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增强了土地“钱”力,种出了美好前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