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大学生返乡咋安排 寒假时间”开启

滚动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1-15 10:41:21

临近年关,高校师生开启“寒假时间”。当前,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在“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下,作为春运学生客流的主力军,大学生还返不返乡?如果返乡,返程路上有何防疫要求?这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引发热议。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举家团圆,人生一乐。应该说,随着寒假开启,大学生回家过年是个人选择,不应指责,不能拿道德“绑架”他们。但现实情况是,多地疫情呈散发、多点散发态势,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不可不正视这一局面。此前,张伯礼院士已坦言,去年国庆期间几亿人口流动没事,但春节“不行”,“这个寒冷的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言之谆谆,如在耳畔,不可藐之。

返乡还是不返乡,固然属于个人意愿,但必要的制度安排不能阙如。如果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处于中高风险区,那就不妨过了这个“风头”再返乡,否则过于周折,会遇到太多被“折腾”的事。建议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学生就地过年,不能止于呼吁,无论高校地方政府都应伸出援手,让他们安下心就地留下来,在居住和饮食等方面有足够保障。同时,还应与大学生的家人保持紧密联系,让他们放心。此外,还应推出错峰机制,让大学生在疫情形势好转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此前,有传言称,有部分在郑州读书的石家庄籍大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返乡,而所在学校又不让留宿,导致无处可去。另有消息称,有学生在石家庄实习游玩,多待了几天,结果学校回不去,城也出不去,酒店住不起,无家可归。有关部门应尽快查证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则需迅速开展帮扶工作,绝不能因疫情防控而忽略他们的合法权利,通过温情帮扶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暖意。

今年冬春季节是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抓住这个节点开展好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据报道,有的地方已提前出台应对措施,比如,对准备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劝导暂缓离校;对从省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省内的学生、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有家庭成员从事冷链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的学生,“一人一档”跟踪掌握健康状况。未雨绸缪,方案越细致越见效。

有些大学生返乡意愿强烈,如果他们符合返乡要求,当然可以回家过年。但是返程路上的制度安排也需跟上。有的地方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取集体包车、结伴乘车、家长接送等方式离校返校,并要求学生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到达目的地后遵守属地规定,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要求。如此种种,也是务实之举。这既需要监督到位,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尽到应尽的公民责任。

有返乡就有回校。春节后,大批返乡的学生要逐渐返回学校,这同样需要周密部署,按照以往经验,应根据分期分批、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信息台账,“一人一档”,精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关照。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部门责任,及时研判、及时部署、及时督导检查,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无论科学安排寒假放假时间,还是引导师生做好返乡和居家期间疫情防控,乃至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每个环节都不可疏漏,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才有可能万无一失,不留遗憾。

比如,教育部要求加强放假后校园管理,不断提升校园服务保障水平,及时调整优化校园后勤管理措施,妥善安排、有力保障留校师生寒假学习工作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惟有每个细节都符合规定、有饱含人文关怀,才能让就地过年的师生有归属感。

心安之处即故乡。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最让人触景生情。让乡愁有安放的地方,让思念有寄托的载体,让就地过年的大学生感受到深情厚谊,让他们的家人安心,有赖于有关部门的工作做得更走心一些。人文关怀再多一些,再醇厚一些,就地过年的大学生就能更暖心一些,而不至于陷入焦灼与无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