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回天三年行动计划117个项目全部实现开工 6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

房产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7-23 15:24:54

2018年7月,作为北京首个聚焦镇街、社区层面的行动计划,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横空出世。三年来,回天地区的道路通畅了,学校医院增多了,居民的生活更好了。截至目前,行动计划提出的117个项目全部实现开工,更有6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这是回天地区居民可以看到,更可以感受到的生活改善。

社区治理立足于长期发展,还需要久久为功。7月21日,新一轮《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计划不仅在时间周期上从三年升级为五年,在内容上还涵盖了学位教育、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内容,回天地区在未来也将迸发更多活力。

补齐教育短板

面积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余万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曾是亚洲最大的居住社区,因为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这里一度被称为全国知名的“睡城”。但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回天焕然一新。下一步,就是新一轮回天计划的开启。

《行动计划》在持续推进上一轮行动计划结转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绿化文体、交通、市政设施、社会管理等6个项目包,共102个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在出行方面,为了进一步完善“回天有路”,未来五年,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情况将进一步改善。7月21日,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大的骨架布局上,将完成“一纵一横”和“五通五畅”的主干路网,建设道路里程在70公里以上,路网密度则将由每平方公里6.6公里提高到7公里,超过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同时还要推动城市主干路与京藏高速、13号线等“上跨下穿”关键断点打通。

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随着13号线扩能提升和17号线工程建设,两条地铁线路将增加新龙泽站、回龙观东大街站、天通苑站、天通苑东站等9个站点。建成之后,回天地区站点的750米半径覆盖率将由28%提升到41%。与此同时,回天地区还建成自行车专用路东拓等项目,实现与北苑、望京地区的慢行系统联通,并新增停车位1.8万个。

而为深化“回天有教”,李素芳表示,将继续挖掘和利用教育设施用地,持续扩大基础教育供给,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在中小学与西城、海淀等区的市属优质学校建立“手拉手”合作基础上,持续深化结对共建。同时,将推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二期等1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启动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二期、奥北幼儿园等8所规划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2万个以上。

此外,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也触手可及。在刚运行近一个月时间的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北京商报记者见到了这里的医务部主任李笠,她介绍说:“6月26日,院区开始试运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采取了病房、门诊分批开放,逐步收治的原则。截至7月19日,新龙泽院区共计开放460张床位,完成手术303例,日均门诊量则超过1000人次。”

虽然积水潭医院的回龙观院区在2013年已经落地服务回天地区,但伴随地区发展,居民的需求与日俱增。李笠表示:“新龙泽院区的开放,既满足了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居民的就医需求,同时也弥补了我院目前回龙观院区因规模有限投入不足的缺口,更有效完成了新街口院区的疏解工作。”

除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投用外,回天地区未来将完成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和清华长庚医院的二期建设,此外,还将启动和谐家园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而在建成后,回天地区新增医疗床位将达到1800张以上,实现回天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据了解,两轮行动计划结束后,回天地区学位将增加近3万个,地区停车位将增加2.4万个。到2025年,回天地区教育、医疗、文化、路网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能够基本补齐短板。

大数据助力社区治理

来到位于天通苑的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这里是包括实体书店、图书阅览、艺术交流、展览展示、专业培训、剧院演艺的多功能空间。

文化艺术中心的山水画老师陈宝平同时也是天通苑北一社区的居民,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的书画活动每周二、周五举办。之前是在北一社区活动中心的小会议室里,人员和场地都受限。现在有了新的空间,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达到了60多人,也从北一社区扩展到了整个天通苑。”

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天通苑的社区文化中心不仅是社区活动的承载地,也是社会组织的孵化中心。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北京市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里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也实现了基层群众的自治,因为我们孵化的社会组织既包括文体类的,也包含志愿类的。对于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等问题,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好宣传和督导的多种作用。”

数据显示,三年来,回天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意愿从40.6%提升到87.3%,回天居民的家园意识不断增强。从“一旁看”到“一起干”,三年回天行动计划直接催生了“回天有我”,而“回天有我”又赋予了回天行动计划以更深刻的内涵。

对此,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冯志明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将以秩序整治行动为切入点,健全完善商户联盟、挂图作战等15项长效机制,创建一批样板街道和社区村,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从治标转向治本、从集中整治转向长效治理。

同时,社区治理也融入了不少科技因素。冯志明透露说,下一步还将推广“城市大脑”建设试点,围绕基层治理难题常态化实施回天有数、开展城市体检,贯通政府侧、社会侧、居民侧民生数据,按照小、灵、便要求开发推广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助力回天治理。

据悉,为了让社区生活更美好,回天地区未来还将推进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同时,还将深化提升39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和“社区之家”,更好地满足居民日常服务需求。

在针对精细治理的拆分大型社区方面,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济贵还介绍说,回天地区5000户以上的社区有8个,已经全部完成拆分。将视情况对24个3000户以上的社区进行拆分,让社区有精力服务好小区居民。

职住平衡 产业升级

过去的回天缺少的不只有配套政策,还有产业。但实际上,作为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重要节点,回天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三大科学城的重要枢纽。

“跳出回天看回天”,这也意味着回天地区的发展将不仅聚焦在区域内部,还要侧重回天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李素芳在发布会上表示:“本轮计划强化区域整体服务功能组织,唱好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三城记’,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才,立足更大空间尺度推动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据悉,新一轮行动计划主打“区域牌”。计划全文中“区域”一词出现24次,既代表回龙观与天通苑整个区域一体谋划,也代表回天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而在行动计划首次提出的“一轴一带两廊”区域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也成为重点之一。

产业发展,是为了激发回天地区的内生动力,从而让更多人能创业回天、扎根回天。李素芳介绍说:“未来五年将完成云智中心、天通科技园等众创空间建设,并就地建设一批双创社区和双创孵化器。同时,还会加快推进生命科学园三期、小米智慧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引导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及周边重点功能区就近就业。”

回天地区的龙域商圈覆盖有融泽嘉园、回龙观新村等8个小区,居住人口则达到8.3万人。7月21日上午,北京商报记者来到龙域中心西区,发现这里的连锁品牌、网红品牌和老字号品牌鳞次栉比,还是24小时的不夜街区。

昌发展龙域中心项目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除了14万平方米的商业街,这里还有写字楼和联合办公空间,承载着本地的产业需求和西二旗地区的外溢需求,入驻企业以硬科技和智能制造为主,包括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等细分业务。据了解,办公区的公司有200家之多,办公人员则达到4000人,其中75%住在附近,基本实现了职住平衡。

(作者:陶凤 阮航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