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1-03-18 11:09:10
近日,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单条短视频播放量常突破千万。一名观众的留言尤其令人动容:“从没有哪种艺术形式像杂技这样,如此直观地呈现生命的自我突破与超越。”
从执导木偶文化交流竞演节目《木偶总动员》,到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华传统艺术蕴含的筋骨与温度。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当下,这些看似小众的传统艺术,正凝聚起更多审美共识与精神力量,产生更深远的传播影响。这启示创作者,用创新表达和诚心制作赋能杂技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不愁前路无知己。
策划节目《技惊四座》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如何让杂技这门古老艺术被现代观众喜爱,如何提升观众对杂技艺术的共情度,如何借助电视化手段更好呈现“技”和“艺”……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挖掘和表现杂技的艺术魅力。
代代相传的中国杂技,从舞蹈、武术、戏曲中吸取了大量养分。但杂技的艺术化呈现,并非是形式的简单叠加。比如,以敦煌壁画“飞天”为背景的“吊发”表演《惊鸿》,表演开场,我们将大屏和舞台CG(电脑动画制作)相结合,让观众身临其境,映入眼帘的是若隐若现的壁画“飞天”,音乐将画中的“飞天”唤醒,翩翩起舞。“吊发”是历史悠久的杂技项目,目前已濒临失传。“吊发”的表演者在所有演员中年龄最小,18岁的她在舞台上坚定地说:“观众可以记不住我,但我希望他们能记住‘吊发’这项传统技艺。”
这正是我们眼中的杂技之美。它是视觉震撼,更是心灵触动。精巧、高难、惊险、奇特等是其审美属性,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杂技艺术传递出的“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特质。形象之美、动作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要在电视荧屏美美与共。所以,我们呈现的杂技,要有“中国形”,更要有“中国心”,要吸引眼球,更要感动心灵。
我至今都难忘中国杂技团《九级浪·杆技》带给我的感受,记得作品中那一群乐观豁达、勇搏风浪的年轻水手。这则中国故事,也是世界故事,是人类不向困境低头的故事。这为我们指明了节目努力的方向,要让杂技成为传递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载体。
首先,赋予不同杂技品类“角色感”,在场景变换中将故事娓娓道来,实现从“技”到“剧”的转化。比如,中国杂技的传统技巧大都从生产生活中演化而来,“顶缸”就是其中代表。杂技如何贴近生活?我们在顶缸表演《顶级职员》中,将传统道具“缸”换成现代人熟悉的快递纸箱。在顶缸技巧的支撑下,讲述了两个怀揣梦想的快递小哥的日常故事。其中高难度动作“二节抽梁换柱”,两人叠站肩头,“尖子”(双人技巧中,负责空中技巧的杂技演员)将纸箱抛向空中随之后空翻,“底座”用后颈接住,在展现杂技技巧的同时,展现角色间的相互信任。
其次,以情感丰富“观感”,聚焦和表现杂技中的“人”。节目的30组选手中,年龄最大的是曾创造吉尼斯纪录的“百岁姐妹花”徐大梅和徐小梅,她们以“超高龄”活跃在杂技舞台,献上了一段“椅子顶”表演。在她们身上,我们懂得了千年杂技正是源于这种一代人“踩着”一代人肩膀才得以接续传承,看到了何为“择一事终一生”。她们对杂技艺术的追求,令人动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游刃有余怎么来?从艺18年的杂技老师刘修志,曾在重十余公斤、近两米的滚环上度过3000多个小时,换来了对力度、角度的掌控力。挑战自我的底气是什么?为贴合整体节目的编排风格,双人蹬伞的表演者做出临时换伞的决定,将已经习惯多年的道具换掉,表演者苑文祥说:“挑战本身也是一种成功,经历是最宝贵的。”30岁的杂技演员还能再出发吗?时隔4年重新走进训练场的绸吊演员支雅南用一段《木兰归》的表演给出了答案。
杂技源于民间,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之一是“苦”。我们希望观众看这档节目时,对“苦”有一种更正向的解读: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要干好事业,就要抱着吃苦的决心、脚踏实地努力的恒心。节目中的杂技表演者们,何尝不是当今奋斗者的缩影?回头,是用汗水书写的故事;低头,是步履坚定的征途;抬头,是前行清晰的方向。
(作者为广东卫视《技惊四座》节目监制、总导演,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