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时间:2021-05-31 09:21:03
即便是北大副教授的孩子,也未必就是聪明绝顶的人。
最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一段吐槽女儿的话在网上走红。面对女儿的学习成绩,丁老师无奈地表示,自己每天放学都让女儿强制学习补课:“虽然逐渐能跟上,但发现她并不开心,决定放弃高压强制,希望孩子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优势,成为有用之才。”
丁延庆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女儿与自己的“差距”——他被人称为“神童”,6岁能背新华字典,北大本硕毕业,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执教于北大。他的夫人也是北大高材生。按照不少人的认知,这样的“组合”必定能培养出“学霸”,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丁延庆如今不得不承认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他担心:如果非要用所谓“天才”的标准来苛刻地要求她,恐怕不仅不会让孩子的成绩飞速成长,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合的伤痕。
随着近年国人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种与教育相关的焦虑感也在舆论场上扩散。此事之所以能激起网民热议,也跟教育焦虑有关。只是,它“反其道而行之”,并没有让普通网民感到“精英之子”的高不可攀,反而会有一种奇特的释然感:看来即便是北大副教授的孩子,也未必就是聪明绝顶的人,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也会面临各种成绩与升学上的压力。
对于孩子不尽如人意的成绩,丁延庆没有释放更多的焦虑感,反而给大家呈现了难得的平常心——坦然面对孩子的普通乃至平庸,接受孩子很可能没法达到自己“人生高度”的事实,这未尝不是更加健康的心态。
虽然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家长学历层次高的家庭,培养出优秀孩子的概率更大,但这个关系不是绝对的,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名校基因”一定能遗传。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家庭也有可能养育出高材生,而高材生的孩子未必能考上名牌大学。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有关,但仍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父母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妨多一些平常心,承认孩子的“平庸”,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非要套用同一个“成功”标准,其实大可不必。
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发现并培养孩子的优势,循循善诱,积极引导,这才是聪明家长的做法。虽然社会给予“成功”一些功利化的标准,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成长中,大可不必照搬外界的评判标准。
对多数人而言,能够拥有健康身心与幸福生活,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至于孩子将来能考上什么水平的大学、赚到多少钱、获得何种社会地位,这些现实目标恐怕不是家长能够预先明确的。如果非要按照一个固定的“成功模式”要求孩子,最终只会伤害孩子探索人生可能性的热情,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