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21-04-27 10:46:46
一个高大的身影,顶着一头微卷的白发,拄着手杖,步履有些蹒跚,迎面向我们走来。
眼前这位83岁的老人,高鼻深目,眼睛湛蓝,一眼看上去,绝对是个“老外”。
“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老人嗓音响亮,一张嘴就是地道的京腔,热情地和记者侃侃而谈。
这位长着外国面孔的中国人,名叫李忆祖。
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他在乱世出生,是外国孤儿,由中国父母抚育培养,成为新中国大学生。近60年前,他甘愿放弃留京机会,从祖国心脏远赴边疆,为新疆发展奉献一生。
最近,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人们为他甘愿扎根边疆、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所感动。他为什么愿意在新疆待一辈子?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传奇人生?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人要有感恩之心。”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在乌鲁木齐市体育馆路附近一栋老旧的六层住宅楼前,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李忆祖老人,近距离聆听他的爱国情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专门挑选了这身衣服,打扮了一番。”身穿米色衬衫、黑色短风衣和牛仔裤的他,面露微笑,神采奕奕。作为乌鲁木齐市委老干部局“党旗耀初心”宣讲团成员,他准备为年轻党员们讲讲自己的经历。
此时,距李忆祖24岁离开北京,意气风发奔赴新疆,已过去近一个甲子。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到新疆?“这和我的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紧紧相连。”李忆祖说。
1938年,李忆祖在天津一家教会医院降生,他的外国父母不知去向,一对中国夫妻将他带回北京抚养。也许是希望他将来不要忘本,养父母为他起名“忆祖”。
小时候,因为长着一头惹眼的金发,他走哪儿总喜欢戴着帽子。受了委屈、挫折,养母赵秀珍就是他的安全港。“我母亲没什么文化,一辈子也挺艰难。但她一直告诉我,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他在养母老家山东乡下度过幼年时期,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在东长安街一所小学接受教育。天资聪颖的李忆祖学业顺利,一路考入北京育英中学、北京二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他至今仍记得镌刻在母校北京二中门前的校训,记得地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香山了解地质知识的情景。
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他崇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高中时,学校组织他们和“中国保尔”吴运铎结成对子。
这位“中国保尔”被他视为现实中的偶像。吴运铎给中学生讲的一段话,对李忆祖产生很大影响:“我们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是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的战士,随时准备到最艰苦、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吧!从人民和党那里,我们将获得无穷的力量,去移山倒海,开发矿藏,修建水闸,征服沙漠,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美丽的花园!”
“听完吴运铎的报告,我就到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李忆祖一直珍藏着一本1953年第一版《把一切献给党》。“它跟着我从北京到新疆。”尽管封面已经泛黄,书皮破损的地方被透明胶带仔细粘好。
高中毕业前,学校邀请两名北京地质学院学生作报告。不料想,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们吹牛说在青海工作,风景如何如何美;又说晚上住在帐篷里,结果熊进来了……我心说,哎,这挺适合我的性格!所以,那时候高考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我填的就是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
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期间,每年都要出野外实习,他和同学们曾从湖南到福建,实地了解红色政权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福建长汀翻过虎忙岭时,县上的同志带我看了许多山洞,洞中有‘红军万岁’等标语,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李忆祖说。
大学毕业时,他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那时,我们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330名毕业生,有70余人要求到新疆工作。大家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主动申请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就这样,1962年,李忆祖成为新疆煤田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一员。
他在勘探队的工作是矿点检查,在天山南北山区地带到处跑,探寻哪里有矿、有多大价值、是否需要下一步工作,去的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四五个人一台车,带两桶汽油,找矿工作需要的话,甚至还带着炸药,都放在车上。每年4月份出去,9月份回来。到山里车进不去的地方,我们就背着仪器翻山越岭。司机师傅体谅我们,想让我们少走点路,就在没路的山石上颠簸,开到实在走不了的地方才停下。不过,那时候年轻也会享受,工作完了回到帐篷,我们总住在水边,就用石头垒个水池子,在里面泡澡。”如今,提起当年野外工作的艰苦情景,他不以为苦,反而“嘿嘿”得意地笑。
长期在新疆广袤的山水间跋涉,他学会了骑马、骑骆驼,掌握了野外生存技能。几个石头支起一口锅,化点雪水,饼子就着牦牛肉,热一热就是一顿饭。“我真没觉得特别辛苦,每一天都很新鲜,干劲儿十足。通过努力,找到地下的矿产,就是很高兴的事情。”
在新疆工作没多久,他娶了同为搞地质的苏州姑娘曹锦霞,并把她接到了乌鲁木齐,从此在新疆扎下根来。其间也有过多次调离新疆的机会,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祖国。回头再看一看在新疆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可以说无愧一生。”他说,新疆就是他的家,他对这里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爱摄影、搞科普,孜孜不倦发挥余热
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时,李忆祖报了摄影班,从此相机不离手。他保存下来的照片达数万张,其中大部分黑白老照片是在新疆各地野外工作时的珍贵记录。
1976年,他在离家170多公里的托克逊矿区工作,年幼的儿子没人带,他只好带到野外。当时领导要他办一个工人大学,由他编写适合工人学习的讲义,并讲授“普通地质学”和“煤田地质勘探方法”。在当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上,他的儿子站在工人中间,开心地笑着。
还有一张照片是一户哈萨克族牧民的合影。那是40年前,他在北疆乌伦古河一带工作。一天外出工作时,车陷在水沟里,怎么也弄不出来。他跑了一公里多路,到了一个牧民家里,想请他们帮忙。掀开帐篷一看,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听到他的困难,哈萨克族老人二话没说,就叫孩子们拿上坎土曼(一种铁制农具),走到陷车的地方,连挖带推,终于把车弄了出来。为了感谢老人,他为这家人拍下了合影。照片洗出来后,他寄给老人一张,另一张一直保留到现在。
从事野外勘探工作的22年间,他经历过不少凶险的时刻:乘车刚从桥上通过,桥就被洪水冲毁;用炸药爆破时,有几枚没响,他冒死爬进矿坑检查;在阿尔金山无人区考察时,他骑驴行进,先是从驴背上摔下,后又发烧,在同事搀扶下忍着伤病,坚持爬上海拔4000米的检测点,险些耽误医治……
上世纪80年代,他调到新疆煤田地质局156队子校。1981年,他入了党,并从此步入教育行业,在学校担任物理教师。此后,他又任自治区煤炭厅子校校长,后来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
闲不下来的他,退休后发挥自己知识渊博、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他编写讲稿,制作教具,讲课生动形象,深受学生欢迎。“我给孩子们讲什么叫磁悬浮,就弄两个磁铁,一个发电机,一传电就转起来。做这些小玩意儿,让他们一看就明白,发明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
他前后编写了近80万字内容广泛、资料详实的讲稿,买来录像机、录像带,收集、录制科普、历史、政治思想教育等相关视频资料。为了方便编写讲稿,他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听他讲课的对象,涵盖学生、教师、干部、家长……
曾有一名蒙古族中学生听过李忆祖讲课后,经常给他写信,请教学业及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分享在考学、择业中的酸甜苦辣,双方保持通信近十年。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碰到难题,也愿意和李忆祖交流倾诉,听取他的意见,这些来往信件他一直保留着。
不止于此。古稀之年,李忆祖又做了一件事,他从2011年开始,历时8年,担任央视“地理·中国”摄制组顾问,再次走遍新疆,参与制作了体现新疆山水之美的专题系列片。也是在那次长途劳顿之后,他的膝盖受到损伤,至今行走仍受影响。可他依然豁达乐观,“我拍下了不知多少美景呢!”
现在,在那个已居住了30年、60平方米的陋室中,李老每天醒来最重要的事,就是整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把它们分类制作成系列,上传到音乐相册中,供网友观赏。
乌鲁木齐市委老干部局干部王瑾莹说,李老家中除了很少的几样家具,最多的就是书,还有用大大小小纸盒装着的录像带、光盘和自制的教具。他淡泊名利,有评选先进的机会,总是留给年轻人。
讲历史,寄语年轻人
今年是李忆祖入党40周年。
“一晃近60个年头过去了。在我来疆的同学中,有的为新疆地质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的退休后回到内地。为什么我留在新疆?因为多年从事野外地质工作,走遍了新疆大地,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我。”4月21日,在与乌鲁木齐的年轻党员们交流时,李忆祖这样回忆。
“新疆山好、水好、人更好,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形成了大气豪放的性格,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各民族间相互热爱、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李忆祖说。
“我今年83岁了,曾走过80%的祖国大地。1972年我和同事们去西藏阿里地区,在冈底斯山从事地质工作,又从阿里沿着中印、中尼边境走到拉萨。2005年我又去了拉萨,看到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西藏、在新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可以说,我亲历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是有外国血统的中国人,我是由一位善良、淳朴的中国母亲,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抚养长大的。所以不管到哪儿,我都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他说:“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我深感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使我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他并不认可许多媒体称他为“地质科学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只不过退休后愿意给孩子们讲讲课。”
“祖辈不畏牺牲,浴血奋战,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父辈不怕困难,团结一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今天的年轻人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奋发进取,像前辈们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弘扬中华正气的中国人。”
在历时一个小时的交流会上,会场的年轻党员们认真聆听,许多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李老亲自制作的课件,不时有人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交流会结束时,大家全体起立,一次又一次用掌声致敬这位为新疆奉献一生的老人。(潘莹、张钟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