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收好这份防寒防疫攻略 北京“零新增” 多地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1-08 11:04:16

1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市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境外疫情大流行还在加速,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聚集性疫情,疫情输入风险始终存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疫情走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发挥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作用,从严从实抓好疫情处置,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首都安全。

昨日北京实现“零新增”此前确诊的8月患儿恢复良好

徐和建介绍称,1月6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例,实现“零新增”。同时,徐和建提醒,疫情输入风险始终存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疫情走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介绍,备受市民牵挂的8月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照护,患儿目前恢复较好,体温正常,精神状态好,食欲食量正常,无呕吐,呛咳等症状减轻。

2020年12月31日该患儿作为密接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2021年1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接到患儿转运地坛医院通知后,医院高度重视,全面启动婴幼儿医疗和关爱措施,安排与其已确诊的母亲共同隔离治疗,房间内安置加护婴儿床,准备了婴儿诊疗救护的体温计、血压计等专用医疗物品,安排儿科医生与感染科医生,以及有婴儿护理经验的护士共同组成诊疗组,对孩子进行专业贴心的治疗。当晚,患儿转入我院,医护人员提前CT预热,安排患儿进行胸部CT检查,患儿入院时体温37.8℃,血常规正常,胸部CT显示双肺病毒性炎症改变,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确诊病例,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关注患儿营养,给予适宜辅食。

陈效友介绍,下一步将继续针对患儿病情变化,采取积极诊疗,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市民朋友的挂念,变为精心诊疗照护的实际行动,争取母女一家早日康复。

对来自石家庄等地人员尽量满足核酸检测预约需求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近期,河北省石家庄等地出现了疫情,按照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医疗机构对2020年12月10日以来石家庄、邢台等地来京旅行的就诊人员要进行登记,并引导到专门的诊区或者诊室,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同时,对急需进行诊疗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各核酸检测机构要高度重视核酸检测的管理工作。

截至1月7号,北京市的核酸检测机构已经达到了252家,其中疾控机构有21所,医疗机构有157所,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其他机构有74所。有核酸检测意愿的市民朋友,可以通过114预约挂号平台、各检测机构的网站或者APP等方式进行预约。他说,我们也提出了工作要求,对于来自石家庄市、邢台市等地的人员,要尽量满足其预约检测的需求,不得推诿,真正做到愿检尽检。

此外,徐和建表示,要动态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变化,上述地区人员非必要不进京。

多地气温跌破历史极值北京市疾控中心给出7点防寒防疫提示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介绍,1月6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大风和强降温天气。

1月7日,北京市20个国家级气象站最低气温均在-18℃以下,有10个站最低气温跌破1月上旬历史同期极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顺义、昌平、霞云岭、上甸子共6个站跌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怀柔站追平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地区代表站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19.6℃(出现在7日5时56分),为1966年2月以后最低值(1966年2月22日最低气温-27.4℃)。

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气温为-5.2℃,较常年同期气温(-3.2℃)偏低2.0℃。

据梁丰介绍,这次冷空气尚未完全结束,影响明天还会持续,今天夜间预计最低气温在-14℃左右,明天白天应该是在-3℃左右,明天白天还有大概4级左右的偏北风。

梁丰表示,1月9日开始,最高气温可以回到0℃以上,大概为1℃、2℃左右。到1月16日之前,目前来看应该是没有更强的冷空气了,应该是一个缓慢回升的过程。但是因为前期基础温度降得比较低,所以温度也上不来,高温基本上都在1℃到2℃,低温要在-10℃左右,所以整个未来10天的还是偏冷的,比前期明显体感会凉,请大家注意防寒保暖。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近日,北京市遇到了罕见的极寒天气,气温骤降。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若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且冬季在密闭的场所活动时间增多,呼吸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加大。气温骤降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缓,增加脑梗塞、心梗和心脏病恶化等风险。建议市民朋友要做好防寒防疫措施:

一是要注意保暖,重点人群减少室外活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外出穿好保暖衣服,戴好帽子、手套和口罩。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的抵抗力普遍比较弱,在大风降温的天气要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要选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到室外活动。

二是避免去人多拥挤密闭场所。到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客流较多时,要有序排队等候,避免人员拥挤。

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尤其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停留,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电梯、去医院就诊、进入公共场所、环境中有患病的人或健康状况不明的人时,一定要戴好口罩。

四是做好个人卫生。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良好卫生习惯。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垃圾箱内。

五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之一,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寒冷天气也要坚持开窗通风,可以一个房间一个房间逐一通风,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等抵抗力较弱人群更应做好保暖防护,以免着凉感冒。

六是极端天气不建议选择室外健身方式。由于天气寒冷不适宜户外活动,建议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适当增加室内运动。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更应注意防范,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七是做好健康监测。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戴好口罩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要注意按时服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

地面公交四大措施保运力 日均发车15万车次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地面公交方面,目前日均客运量在600万人次左右,较疫情前900多万人次减少了30%;日均发车15万车次,是疫情前的94%。

容军表示,在客运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地面公交投入的运力基本没有降低。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四个方面的运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监控、增配车辆。对400多条重点线路、40条途经中风险地区的线路和38条跨京冀公交线路全运营时段监控客流变化,不断优化运营时刻表。对通勤时段客流较大的30条多线路增加配车40多部,日均增发近100车次,确保满载率在控制范围内。二是密切关注六里桥、东直门、国贸、来广营等重点区域的高峰运营组织情况,安排50部机动车辆随时待命,当瞬间客流较大时,可通过区域调度、远程调度,及时采取区间车、快车等灵活调度措施迅速组织车辆投入运营。三是优化调整车型结构,调配170部大型通道车补充郊区运力,降低部分市郊联络线的客流满载率。四是在极寒天气情况下,缩短发车间隔,提前进站,减少乘客候车时间。

容军介绍,本周,轨道交通全路网客流持续下降。1月4日、5日、6日的客运量分别为908.6万人次、897.3万人次、843.74万人次,同比减少约26%,较元旦前工作日减少了约9%。个别线路的部分运营区段高峰客流量较大,如4号线-大兴线的马家堡站至宣武门站、5号线的大屯路东站至惠新西街南口站、13号线的西二旗站至清河站、6号线的十里堡站至金台路站。同时,4号线-大兴线的新宫、西红门、生物医药基地和天宫院站;5号线的天通苑北和天通苑站;13号线的龙泽站以及昌平线的沙河站等8座车站在早上7:30-8:30存在排队现象。

为有效控制轨道交通的满载率,同时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方便乘客出行,交通部门加强客流监测分析和趋势研判,督促各运营企业优化运力调配和行车组织,全力做好高峰时段和人员密集区域的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提高运能进而减少人员聚集,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 宗泳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