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小小“电话线”成为大议题 办好便民热线检验着为民服务成色

滚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12-18 11:16:09

答好“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答卷,关键是要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在城市治理的宏大课题中,便民热线的具体表现方式必将越来越丰富,但不管怎么变,又使用什么技术,都不能丢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核。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小小“电话线”成为大议题。针对当前便民热线号码多、群众办事多头找等问题,会议明确了归并号码、压实责任、优化流程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强调要健全接诉即办和督办问责机制,使便民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最初名为“百姓热线”。随着时代发展,热线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承担功能渐趋多元。一条电话线,架起了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忧愁烦难,对于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未来期待都可借此传达。从面谈到写信,到电话,再到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的电子邮箱、网页留言板、官方微信、政务App等等,社情民意直通车不断丰富,而万变不离其宗的,始终都是“为人民服务”。

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纷繁而具体,对便民热线的期待水涨船高。但着眼现实不难发现,“热线不热”“线路不畅”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有的热线号码体系复杂,群众总也拨不对号、找不到人;有的电话能打通,诉求却石沉大海,“稍后回复”成了“没有回复”;还有的回复皆是“高度重视”“及时反馈”之类官话套话……如何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便民热线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顺畅民意沟通渠道,提升诉求反馈效率意义重大,也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

热线的温度,映照着“为民”的成色。以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12345”为例,这一从电话延伸至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大量市民遇事求助求解的第一选择。“好评如潮”“一拨就灵”,秘诀何在?就在于紧盯“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想办法、下功夫。为解决热线号码多、办事多头找的痼疾,12345深度整合分散在民政、环保、消防等各单位各部门的数十条热线;为削减条块分割、诿责卸责的行政内耗,12345将诉求单直派属地街乡镇,减少区级中转环节;为避免出现治理断档、后续乏力,12345坚持“不解决问题决不收兵”,以办结率、满意率倒逼基层迎难而上……去年一年,热线共接来电696.36万个,办理诉求251.97万件,解决率提升23个百分点。从目光向上到身子向下,从有一办一到举一反三,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滚烫的市民热线,温暖了千家万户,丰富了城市治理的工具箱和智慧库,也牵动了城市治理格局的深刻变革。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答好“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答卷,关键是要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观察这些年便民服务的改革创新,不论是“首办责任制”,还是“只需跑一次”,都切切实实解决了群众“跑断腿、磨破嘴”的办事痛点。这也提醒政务工作人员,诉求越是多元复杂,越要多思考“群众需要什么”,少辩解“我已做了什么”。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接下来就须以强有力的配套机制确保解决效率。就拿北京来说,依托12345热线而来的接诉即办榜单,在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上集中通报,以“红脸出汗”带动“比学赶超”。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考核“指挥棒”被交到群众手中,相关部门不仅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也知晓自己做对了什么,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正向循环,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主动性。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信息化时代,提升为民服务本领离不开向技术借力。比如,进一步整合诉求渠道,打造从“耳畔”到“指尖”的全方位公众服务平台;通过热线诉求的大数据分析,寻找城市运行节律,向前一步解决共性问题;推动政务审批智能化,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政务平台“不打烊”、政府办事全天候……在城市治理的宏大课题中,便民热线的具体表现方式必将越来越丰富,但不管怎么变,又使用什么技术,都不能丢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核。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就是不断回应民众呼声,创造美好生活的历程。初心不改,虽远不怠,把“为民服务”写进奋斗征程的每一步,以“为民意识”凝聚磅礴力量,梦想画卷必将照进现实。(胡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