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0-12-09 10:27:10
冬日寒风里,永康路上一家咖啡店前排起了长队。当顾客扫码下单后,会有一只毛茸茸的“熊爪”端着饮料从水泥墙上唯一的洞口伸出,一边递饮料,一边还会向顾客“比心”、握手、击掌,甚至递上一枝玫瑰花。这家被网友称为 “熊爪咖啡”的店铺名叫“HINICHIJOU”,开业3周了。它吸引人的不仅是软萌的“熊爪”和不走寻常路的外形,更有店铺蕴藏的暖心故事:店长兼咖啡师是一名聋哑人,店内两名员工也来自上海市残联技能培训班。
从2016年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和业态调整,消除“酒吧街”带来的扰民困扰,到2020年温暖的“熊爪”在这里出现,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永康路不知不觉又完成了一次蝶变。
转型 马路之变
哪怕再开100家咖啡馆
可以有100种不同形态
在“熊爪”出现前,永康路已在过去两年集结了20余家网红餐饮店,短短150多米的永康路东段成为上海“网红咖啡”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永康路86号,一家名为“In Dough We Trust”的甜品店,连带后厨也只有35平方米,2019年却占据抖音“上海热门咖啡店第一名”长达一年。店主胡蔼自己也没想到,永康路的“流量”这么大。
永康路长约520米,昔日“酒吧街”、今日“咖啡街”,主要指永康路东段,即嘉善路至襄阳南路段,长150多米。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境外游暂时停摆,永康路同武康路、安福路等历史风貌道路成为人们深度游上海的首选地。在永康路,超过半数的沿街咖啡馆和餐厅打开落地窗。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坐在这样的环境里放松、休闲,人们内心也多了份安定。
不过,四年前,永康路的“热闹”还是另一番面貌。当时,以“酒吧街”著称的永康路白天寂静无人,夜晚人声鼎沸。2013年3月的一个夜晚,忍无可忍的居民冲动之下,将一盆水向楼下酒吧街倒去,引发一连串的居民“泼水”行为。2016年,徐汇区下决心对永康路开展环境、业态双向调整。与10年前清退“马路菜场”不同,业态更新更为复杂和艰巨。2017年3月,记者曾夜探永康路,本应是一周里最热闹的周六晚间,当时却仿佛“死寂”一般。除了极少数尚在经营的清吧,其他的酒吧、餐厅几乎全部离场。
上海派丰永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长期负责永康路招商,公司董事总经理池之蕙说,“酒吧街”完成环境整治后,派丰在永康路专门设立现场招商点。当时,想来永康路开店的人“进店就能谈计划”。
总结永康路过去四年的业态转型,池之蕙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对业态和商户“颜值”始终坚持高要求。在“酒吧街”时代,永康路的商户外形参考法式风格,以黑色简约的基调为主。转型“咖啡街”后,街区运营理念改变,充分放开店铺设计风格,只要与周边环境、色调不冲突就行,“关键就是要漂亮”。第二,进驻永康路的商户不能“千篇一律、千店一面”。“‘熊爪’能红,因为从来没人这么做。”这两年,永康路上出现上海最早的“四种话梅咖啡”“肥皂慕斯蛋糕”等新奇产品,都来自90后李惟沁开设的“BATHE Coffee”,这家店恰好开在“熊爪”隔壁。这些来自年轻店主们千奇百怪的创意,让运营方有信心,永康路上哪怕再开100家咖啡馆,也可以有100种不同的形态,始终保持良性竞争。
主动 监管之变
对新业态第一时间跟进
为复合型消费场景助力
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平市场监督管理所向记者展示了HINICHIJOU的《便民餐饮店临时备案公示卡》,上面标注“熊爪”的经营地址永康路68号,经营品种和方式是自制饮品,备案日期为今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科负责人丁磊说,“熊爪”是小餐饮备案单位,合规经营。整个店铺只有外侧水泥墙开了个洞,用于递送餐食,这只是一种比较新奇的经营方式,监管内容跟开门经营或只开一扇窗经营是一样的。
对于大家关心的“熊爪”是否安全卫生,丁磊说,“熊爪”本身不与食品直接接触,店家只要做好相应的食品卫生措施和防疫措施,就符合经营规范。关于饮料制作过程是否要向消费者展示,目前监管没有这一要求。
永康路上业态新奇的咖啡店越来越多,在讲求精细化管理的当下,政府部门也对新业态第一时间跟进、第一时间反应。胡蔼举了个例子。今年4月,她在永康路的第二家咖啡店“56 rue de YongKang”开业,很快就有一家新锐服装品牌主动寻求合作,想在店内寄卖服装,为品牌线下引流。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天平监管所负责永康路监管的网格长韩月蕉得知此事,当场指导胡蔼如何为增加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做准备。如今,来到店内的顾客不仅能品尝甜点咖啡,还能购买复古风格服饰,享受复合型消费体验。
韩月蕉说,近年来,永康路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餐饮商户,虽然向监管部门咨询的是最基础的办证问题,但一线监管人员都会到现场,根据每家店的实际情况指导商户合理规划食品加工场所的布局、调整经营项目,最终都是希望店家顺利取得经营许可,合法合规经营。
群聚 观念之变
高颜值好奇心两大支柱
咖啡店主大多是年轻人
2019年6月开业后,李惟沁的咖啡店“BATHE Coffee”因其复古浴室风格的装修、造型宛如肥皂的马卡龙色慕斯蛋糕,成为永康路上的“网红”。“熊爪”开业后吸引不少客流,有时队伍会排到BATHE的门口。
对于永康路的流量更替,1992年出生的李惟沁有自己的看法。“想要一直吸引客人,有趣的装修肯定必要,还有就是要坚持不懈推新品,因为消费者注意力转移非常快。”在永康路,“颜值经济”和“好奇心经济”是两大消费支柱。如同“熊爪”新奇的店墙创意和背后的温馨故事打动人,李惟沁等永康路上的年轻店主们都纷纷为自己的店铺赋予不同的故事内涵。
黄浦区工商联常委、“十二间”创始人朱晓晔表示,近年来,不少主动咨询想在南昌路、瑞金二路开咖啡馆的年轻人,大多有海外生活、学习经历,还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对市场的洞察。这一特点在永康路同样适用。
大学主修服装设计,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品牌工作,而后又到美国学习管理、到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学习西点制作……2018年4月,回国后的胡蔼在永康路襄阳南路路口开出自己第一家甜品店。在此之前,武康路、安福路、愚园路都曾是她的“首店”备选。“我给自己设定了时间表,3个月到半年必须锁定店铺,尽快开店。”第一次与招商人员聊天,胡蔼讲述了自己的开店设想,包括甜品款式、装修风格、目标受众,还有对永康路的感受。
永康路上已有20多家咖啡店、餐厅。“邻居”之间的竞争一定存在,但胡蔼认为,群聚效应会让永康路聚集更多直奔咖啡、甜点而来的人。
焕活 城市之变
居民区网红店和谐共生
生活气息适合咖啡文化
目前,由派丰公司负责运营的永康路上20余家商户已满租,店主大多为80后、90后。不少年轻店主说,来永康路,就是冲着这里的氛围和生活气息。这种氛围感很大一部分来自永康路上居民区与“网红店”共生的化学反应。
从东平路小店街、复兴中路元龙音乐书店,到永康路的“马路菜场”“酒吧街”,“和谐共生”一直是上海历史风貌街区焕活与更新的一道思考题。记者采访前一天,派丰公司曾与HINICHIJOU负责人沟通,接下来能否对水泥墙稍作调整,使其更适应永康路东段的整体风貌。由于排队人群较多,马路上街沿偏窄,一些排队顾客不得不站到马路上,更有人为了取景站到花坛上拍照。这些安全隐患,需要店家、街区运营方、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解决,让暖心的“熊爪”变得更令人安心。
纵观永康路四年来的业态转换,一方面是坚持对招商的高要求。这个“高”并非高端,而是适合。另一方面,上海巨大的咖啡市场也为永康路的转型奠定基础。截至2019年底,上海各类咖啡馆已达8000家。
在此契机下,咖啡店成为特殊关爱群体踏入社会的理想职业选择,并不意外。当咖啡不再只是小资的代表,而是面向更广受众的生活日常,承担更丰富的城市功能,成为引领街区转型的“支点”,城市之变会在咖啡香中历久弥新。
上一篇:流落海外文物首次境内又展又销 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